大特里亚农宫游记|凡尔赛宫旁的另类风景 从凡尔赛宫后花园沿小路步行或搭乘小火车观光车,来到大特里亚农宫(Grand Trianon),感觉就像离开了一座舞台中央,走进了舞台背面的后场。这不是凡尔赛的“附属品”,而是一个拥有独立气质的场所——更私密,更安静,也更小众。 /历史,从路易十四的逃避空间到拿破仑的住所 大特里亚农宫建于1687年,由建筑师儒勒·阿尔杜安·芒萨尔(Jules Hardouin-Mansart)设计,最初是路易十四为了远离凡尔赛宫的仪式生活,与情人玛丽共享清净时光而建。这里原是一处小型别墅“瓷宫”,后被拆除重建为现在这座新古典风格的低平宫殿。 18世纪晚期之后,大特里亚农曾一度荒废,直到拿破仑一世时期被重新修复,并作为皇室成员的私人住所使用。他在此设立卧室与接见室,部分室内陈设至今仍保持当年的布局。 /建筑与空间感,对称、通透、远离宫廷节奏 大特里亚农的建筑布局平缓舒展,仅一层楼高,与凡尔赛宫的垂直气势截然不同。整座建筑以粉红色大理石柱廊与白石构架为外观特征,围绕一个中央庭院展开,左右延伸为两个独立展翼。空间规划强调“通透感”与“连接自然”,大量落地玻璃窗、对称拱门、廊柱与园林自然交错,让建筑本身成为园林的一部分。 步入宫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廊,一侧是开向花园的巨大窗户,另一侧挂着描绘当年花园场景的油画,画中画外彼此映照。这种处理方式显得不事张扬,却细节丰富,体现了芒萨尔对空间与光线的精妙控制。 宫殿内部并不大,但每间房都带有明确的功能:皇后的蓝色房间、皇帝的寝室、贵族起居室与书房,各有风格。家具多为新古典风格,木质线条清晰、装饰素雅,与凡尔赛宫主殿的金碧辉煌形成对照。 /花园与环境,边界感消失的延展空间 大特里亚农的花园不像主花园那样轴线分明、喷泉林立,它更像是一片被轻轻整理过的自然景观。对称虽在,但不压抑;修剪虽齐,但不刻板。站在宫殿廊柱之间看向花园,草坪、雕塑、花坛、远树融为一体。整座建筑仿佛从自然中“长出来”。这里也没有太多游人。行走其间,可以听见脚步声踏在碎石路上,偶尔有园丁穿过,不急不慢。建筑与花园的关系在这里不是“互替”,而是“互补”。
大特里亚农宫游记|凡尔赛宫旁的另类风景 从凡尔赛宫后花园沿小路步行或搭乘小火车观
尔蓉玩转旅游
2025-04-23 03:44: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