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才是受害者,没有理由赔付中国176亿违约金!”2016年肯尼亚叫停中企工程,还一副受害者模样,拒赔176亿违约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22年11月的肯尼亚,内罗毕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1B和1C航站楼翻新工程迎来竣工验收。这座经过中国企业精心改造的现代化航站楼,将为非洲这个新兴国家带来更大的国际客流量。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六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合作风波曾让中肯两国关系陷入低谷。 回到2012年,肯尼亚政府怀揣着将首都机场打造成非洲航空枢纽的宏伟梦想,计划投入560亿肯尼亚先令(约合32亿人民币)扩建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这项工程最终由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和安徽建工集团组成的中企联合体中标承建。这座新航站楼设计年接待能力将达2000万人次,完工后将成为非洲地区最大的机场。 2013年12月3日,时任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亲自出席了新航站楼的开工仪式,表达了对这一项目的高度重视。此后工程进展顺利,到2016年3月,航站楼的地基已经完成,90%的设备也已到位,中企联合体已经投入了7500万先令的资金。 然而,当项目进行到关键阶段时,肯尼亚方面突然叫停了这一工程。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肯尼亚交通部长宣布终止与中企联合体的合同。肯方给出的理由十分牵强,声称是因为"金融、经济和项目操作"方面的变化,项目规模过大超出实际需求。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肯尼亚不仅单方面撕毁合同,还反客为主,自称是"受害者"。肯尼亚机场管理局甚至抛出了三项指控:中企联合体未将16%的增值税纳入合同、采用了外币和本地货币分离的支付方式、在项目融资协议达成前就开始施工。 到了2019年5月,争议进一步升级。根据合同规定,中企联合体应获得约220亿先令的违约金。但肯尼亚只支付了43亿先令,拒绝支付剩余的176亿先令。不仅如此,肯方还提出反诉,要求中方退还已经支付的43亿先令违约金。 这一突然的变卦背后,是肯尼亚复杂的政治生态。2013年乌胡鲁·肯雅塔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后,反对党领袖拉伊拉·奥廷加不甘败选,在国会里不断"唱反调"。反对派将中肯合作项目当作政治攻击目标,甚至散布谣言称中国项目中暗藏"秘密协议"。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肯尼亚这个发展中国家同样未能幸免。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肯尼亚医疗资源告急,防疫物资严重短缺。就在肯尼亚陷入困境之际,中国伸出了援手。尽管此前在机场项目上受到肯方不公正对待,中国政府依然不计前嫌,应肯尼亚的请求提供了大量医疗援助。不仅如此,在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中国还向肯尼亚捐赠了大批疫苗,帮助他们抗击疫情。 与中国的无私援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却试图借疫苗"大捞一笔"。这种实际行动上的差异,让肯尼亚政府和民众逐渐认识到谁才是真正的朋友。正如一位肯尼亚政府顾问在2023年8月公开表示的那样,中国根本就不是非洲债务的主要债权方,那些声称"中国带来债务陷阱"的人根本没有"做功课"。他特别强调,与美西方国家交往时,非洲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而中国则认可非洲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权,这才让肯尼亚以及非洲国家真正能够获得发展。 随着肯方态度的转变,中肯关系也开始出现转机。2021年,犹如拨云见日,双方关系迎来积极变化。肯尼亚不再坚持之前的强硬立场,表示愿意支付剩余的违约金,并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合作。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多次与肯方进行交涉,既坚持原则,要求肯方履行合同义务,又展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诚意。 经过艰难谈判,双方达成了新的协议,不仅解决了之前的争议,还为未来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乔莫·肯雅塔机场的新航站楼项目重新启动,中企带着更丰富的经验投入到工程收尾工作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重启的项目更加注重本地化,中国企业积极培养当地人才,将先进技术传授给肯尼亚员工。
“肯尼亚才是受害者,没有理由赔付中国176亿违约金!”2016年肯尼亚叫停中企工
星河幻曲悠扬
2025-04-22 23:17:18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