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一天,缉毒警察陈建军与妻子激烈吵架后,一去不复返,妻子伤心又不解:丈夫一直温和又体贴,怎么忽然性情大变?2年后,丈夫遗体被发现后,妻子才知其中缘由,伤心欲绝的她,不到3年,随对方而去。 1987年12月15日,当缉毒警察赶到曙光乡时,他们远远就看见同伴陈建军倒在血泊中。凛冽的寒风下,他的脸上结了一层薄霜,眼睛依然睁着,右手保持着握枪姿势,仿佛在告诉战友们他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医生检查后发现,陈建军身上有17处伤口,腹部中枪,头部被木棒击破。在与六名毒贩交火中,他击毙了一名毒贩,但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25岁。那一天,他原本只是去执行一次例行的任务——扮作"老板"与毒贩冯德国交易。 "明年女儿两岁生日,我一定好好陪她过。"这是陈建军执行最后任务前对妻子说的承诺。那时候,他的女儿陈益琳才一岁半,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更不知道父亲为何经常不在家。在她模糊的记忆里,父亲似乎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时常与母亲争吵。 那是在1985年11月。当时陈建军被任命为秘密侦察员,为了打入毒贩内部,他开始了自己的"变坏"计划。从穿着打扮到行为举止,他刻意塑造出一个地痞流氓的形象。染头发、纹身、抽烟、喝酒、打麻将,曾经温文尔雅的警察变成了一个"小混混"。 更让妻子无法接受的是,陈建军开始找各种理由与她吵架。每次吵完,他总是冷冷地摔门而去,留下哭泣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女儿。妻子实在无法理解丈夫的变化,只好带着委屈找到陈建军的领导"告状"。 "可能是他最近工作压力太大了。"领导知道实情,却只能这样安慰她。事实上,每次无理取闹后,陈建军自己也陷入深深的自责。看着伤心流泪的妻儿,他多次想说出实情,但为了家人的安全,他只能把到嘴边的话咽下去。 陈建军出生于1962年8月1日,正好是建军节,所以父亲陈世富给他取名"建军"。作为一名老公安,陈世富从小就把儿子带在身边,陈建军在警察局里长大,立下了成为警察的梦想。1982年,云南省公安机关首次招收缉毒干警,陈建军通过层层选拔,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被录取。 得知消息后,身为老警察的父亲陈世富心情复杂。他明白缉毒警察的危险,但看到儿子实现梦想的机会,他最终只说了一句:"是个爷们你就好好干,对得起帽子上的国徽!" 陈建军的"变坏"并非没有缘由。为了成功潜入毒贩组织,他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的形象。那些毒贩心思缜密,一眼就能看出警察特有的正派气质。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染头发、纹身只是第一步,改变言行举止更为重要。陈建军刻意学习小混混的言谈举止,抽烟喝酒打麻将成了家常便饭。这些改变让他看起来完全不像一名警察,但对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每次与妻子无理取闹后,他都恨不得坦白一切,但为了任务安全,更为了保护家人免受毒贩报复,他只能咬牙坚持这场"变坏"的表演。 1986年8月,经过近一年的准备,陈建军迎来了第一次卧底任务。他伪装成广东来的老板,独自前往毒贩冯育焕家中。面对毒贩的层层试探,陈建军临危不乱,操着一口广东口音应对各种刁难。当冯育焕仍有怀疑时,他巧妙地露出包里的大把现金,成功打消对方疑虑。 交易当天,配合缉毒队的突然出现,陈建军仍保持角色不变:"我是从广东来买八角、草果的呀,不信你们就看呀。"队长顺势将麻布口袋倒出,露出藏在八角下的毒品。一次完美的任务,让陈建军信心大增。 1987年9月的一次任务更考验陈建军的临场应变能力。他化装成回族人接触著名毒枭周荣云。这位毒枭心思缜密,为试探陈建军,竟在吃饭时夹了一片猪肉到他碗里。众所周知,回族是不吃猪肉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考验,陈建军怒火中烧,直接将碗摔得粉碎,这一举动反而消除了毒贩疑虑。 交易时,周荣云多次更改地点,想甩掉可能的跟踪者。陈建军灵机一动,带领毒贩来到三面环山的地方,故意撒下钱币。当毒贩们争抢金钱时,他迅速掏出手枪控制局面,与战友一起擒获了五名毒贩。 然而,最后一次任务,陈建军没能这么幸运。1987年12月13日,得知毒贩冯德国掌握大量毒品后,陈建军再次伪装成买家接触。冯德国十分谨慎,在最后关头将交易地点改到了自己老家曙光乡的一个村子里。 那里全是冯德国的眼线,陈建军的战友无法靠近提供支援。15日,当交易进行到关键时刻,陈建军向天鸣枪示警,随即将枪口对准冯德国。没想到冯德国的手下陶顺明早有准备,双方同时开火。陈建军击毙了陶顺明,但自己腹部也中弹倒地。冯德国又用木棍猛击他的头部,最终陈建军因伤势过重牺牲。
1985年的一天,缉毒警察陈建军与妻子激烈吵架后,一去不复返,妻子伤心又不解:丈
星河幻曲悠扬
2025-04-25 23:40: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