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叫张子萌的学霸也是年轻的剑桥大学博士,他在接受采访时有一段话,我觉得说得挺别致: “咱们中国高考考的数学题我都会觉得挺简单,我认为不上清华是我不想,所以也就没那么努力。但是到大学的时候我慢慢明白名校的意义,就去剑桥读博,我觉得我才见识了天才。 老师让我们编一个黑色星期五,只要输入那个年,你就能把这个日历调用,然后找到多少个星期五是十三号,很简单的程序,我折腾了一整天,好友半个小时搞定,而且行数比我少,省空间。我们的差距,打个比方,我的要占一个G,而他的也就300兆。 后来,我明白了人和人的擅长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数学潜力高,有些人善于感知别人的情绪,并非数学好的人就一定比善于感知别人情绪的聪明。” 这位博士,接下来转换话题说起了人工智能和人的对比,他说: “你的一个小天赋,可能是人工智能一辈子努力的结果,人工智能会的很容易就被取代。把每个人想象成一个大模型,每个人的算法不一样,优劣势不同,没有高下之分。” 把这位年轻博士说的话做了一下整理,他其实就说了一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你没有必要拿自己不擅长去和别人擅长的比。作为个体,也不需要去和人工智能比,我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路。 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擅长”这个东西有些人的显而易见,有些人的却很隐秘,需要去挖掘。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发现或者说挖掘自己的擅长,靠父母,也靠学校,父母和学校认识到这点,恰当的给予鼓励,或设置鼓励机制,人就不会被埋没。 有人给出的结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我记得我的大学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努力,凭什么选择呢? 所以,我觉得人活着不单单靠智商,也不单单靠选择和努力,还有一个就是学会坦然面对,学会努力的同时,学会审时度势。 我的老师说: 最重要的还是学会努力,不信你试试,没有努力什么都没有。 随后又说: 至于张博士说的人工智能很容易被取代,这个嘛,我觉得都是相对的,人得学会勇敢走路,当然是走正道。
一位叫张子萌的学霸也是年轻的剑桥大学博士,他在接受采访时有一段话,我觉得说得挺别
琉夏的娱乐天空
2025-04-22 19:45:03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