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在咸阳城被满门抄斩!刽子手同情李斯,他剥去其衣衫,将一盆凉水猛泼过去,大刀一晃,李斯瞬间倒在了地上!临死前,李斯曾回头对次子说:“儿啊,我想要和你牵着黄狗上蔡东门打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一句临终遗言,饱含了李斯无尽的悔恨与凄凉。
他也许会想,如果当年自己没有跟随赵高一起作乱,是不是不会落得个这样的结局。
当年在沙丘,秦始皇暴毙之后,赵高便企图篡改遗诏,拥立胡亥为帝。
最初李斯是坚决反对的,但赵高强就强在他知晓人心,面对李斯这样一位追求权力的人,以权诱惑是最好的方式。
于是赵高就告诉李斯:“扶苏本身就是大秦公子,他上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那时你的丞相之位还能保住吗?”
赵高这个问题一下命中李斯的要害,是啊,扶苏登基那是始皇帝生前就已经定下的,但如果扶持胡亥上位,那自己……
想着那巨大的权力,李斯犹豫良久,还是选择与赵高同流合污,伪造了遗诏,赐死扶苏和蒙恬。
只是那时的李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终会落得个这么悲惨的结局,毕竟自己已经登临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秦丞相之位了!
可结局也许从做出决定那天起就已经确定了,他没有赵高狠毒,也不像赵高那样妄图祸害整个国家。
胡亥即位后,赵高愈发得势,他深知李斯比自己能力强得多,如果自己想要独揽大权,就要把李斯除去。
于是赵高便设计陷害李斯。恰好李斯为了国家多次向胡亥进谏,赵高直接诬陷李斯谋反。
胡亥昏庸无能,听信了赵高的谗言,将李斯下狱。
在狱中,李斯遭受了严刑拷打,但他始终不肯认罪。
他试图上书胡亥,为自己辩解,然而书信却被赵高截获,赵高篡改了李斯的上书,使其更加罪不可赦。
最终,李斯被判处死刑,满门抄斩。
行刑前的那一刻,李斯回首自己的一生,心中充满了悔恨。
李斯出身很是普通,当年年轻时不过是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吏,每日庸庸碌碌,所见所闻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然而,那时的李斯心有不甘,他渴望摆脱这平凡无奇的生活,渴望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直到李斯面对两只不同的老鼠,终于发出感慨:“老鼠的习惯都取决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人也是如此吧!”
于是,他毅然辞去小吏之职,踏上了求学之路。
当时的荀卿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于是李斯便前往荀子所在地以便拜入荀子门下。
荀子看他一心求学,便收他为弟子。
很快,李斯便凭借着过人的才智和坚定的决心,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
在当时荀子众多学生中,也只有韩非比李斯钻研得更加精深,足见李斯学业之精。
此时学业有成的李斯面对两条道路,一则南下,辅佐楚王北上攻取天下,但楚国贵族实力保存完整,他去了也难以得到重用。
那就是另一条道路了,西进函谷,入秦为仕。
初到秦国,李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口才,很快便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
在吕不韦的举荐下,李斯得以面见秦王嬴政。
他向秦王进言,阐述了统一天下的策略和主张,深得秦王欢心。
从此,李斯踏上了仕途的青云之路,一步步成为了秦王身边的重要谋士。
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李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出了诸多良策,如离间各国君臣、推行郡县制等,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更是备受重用,被封为丞相,位极人臣之最。
然而,随着权力的增长,李斯的内心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变得贪恋权势,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迎合秦始皇的暴政。
可最终他的权力还是没有保住,面对赵高这个奸臣和胡亥这个昏君,李斯再高能力也只能徒呼奈何。
此时他的次子看着李斯,眼中满是泪水:“父亲,这一切皆是命运弄人啊!”
李斯反而看开了,摇摇头:“非也,非也,是为父被权力蒙蔽了双眼,忘却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