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新疆一女子腿上肿了个大包,整日疼痛难忍,医生直接建议截肢,这一消息瞬间让女子吓晕过去,随后更是辗转各大医院依旧没有效果,病情急剧恶化,但河南一名男子竟然在15天就将他治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4年的新疆,夏日燥热,吉力力在葡萄架下摘果子时,突感小腿一阵刺痛,她撩起裤管,只看到一个指甲盖大的红疙瘩,以为是蚊虫叮咬,用母亲调制的艾草羊油涂抹后便未在意。 然而二十天后,这个小疙瘩竟肿得比拳头还大,疼痛让她夜不能寐,她被送往乌鲁木齐的医院,医生检查后束手无策,最终建议截肢,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吉力力当场昏倒在地。 两年间,她辗转各大医院,家财耗尽,病情却日益恶化,直到1986年,河南一位中医宋兆普用15天的治疗,创造了奇迹,不仅保住了她的腿,也点亮了她的人生。 吉力力的病痛始于那个不起眼的红疙瘩,起初只是轻微刺痛,但很快肿块迅速增大,左腿青紫发亮,皮肤紧绷得几乎透明,她被疼痛折磨得无法行走,连睡觉都成了奢望。 家人带她到当地医院,医生开了药,却毫无效果,随后,她被转到乌鲁木齐的肿瘤医院,抽血、拍片后,医生围着X光片摇头叹息,确诊肿块无法控制,截肢是唯一出路。 吉力力无法接受从健全人变为残疾的现实,父母也心急如焚,接下来的两年,他们跑遍了乌鲁木齐的医院,积蓄如流水般耗尽,换来的只有越来越厚的病历本和越发严重的病情,绝望中,吉力力甚至开始接受截肢的命运。 转机出现在1986年春天,一位邻居提到河南汝州有一位老中医宋兆普,专治疑难杂症,且收费低廉,吉力力一家抱着最后的希望,乘着毛驴车,颠簸三天三夜赶到金庚医院。 医院门匾斑驳,院子里却挤满了候诊的患者,宋兆普见到吉力力时,她正疼得满头冷汗,他没有急于开药,而是仔细询问病史,用手指轻按肿块,细察其边缘。 随后,他从药柜抓出一把骆驼刺,配以中药,嘱咐外敷消肿、内服清毒,宋兆普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寻常事,吉力力的母亲掏出仅剩的五块钱,宋兆普却只收了三块八毛,叮嘱他们留钱买饭,这一刻,吉力力一家看到了希望的微光。 治疗效果令人震惊,敷上药膏仅两小时,吉力力的腿便从火烧般的疼痛转为凉爽的麻痒,第七天换药时,碗口大的肿块缩成鸡蛋大小,第十五天清晨,吉力力下床试着走路,竟发现病腿与健康腿无异。 她激动地跑向院子,差点撞翻脸盆,半个月前,她还以为自己将失去这条腿,如今却能自由行走,吉力力含泪向宋兆普下跪致谢,宋兆普却摆手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分,回家好好养着。”这次治疗不仅挽救了吉力力的腿,也让她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宋兆普的医术源于深厚的家学传承,他的父亲宋金庚是豫西有名的中医,常将家中口粮分给贫困病人,宋兆普继承了父亲的医术与仁心,擅长用祖传秘方结合临床经验,治疗肿块、脑瘫等疑难病症。 他对贫困患者尤为关怀,常常减免费用,甚至自掏腰包为病人买药,吉力力的治疗费用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却体现了宋兆普“医者仁心”的信念,他的医术不仅治愈了吉力力的腿疾,也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1992年,宋兆普将祖传医馆扩建为金庚康复医院,专注为脑瘫儿童提供免费治疗,医院成立初期,经济压力巨大,但他坚持“能救一个是一个”的信念。 他为每位患儿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结合中医与现代医学,成功让许多卧床的孩子学会走路、说话,2008年,央视报道了他的事迹,镜头里那些活泼的孩子,两年前还是病榻上的“植物人”。 宋兆普拒绝了大城市的邀请,选择扎根汝州,只因他深知,基层的患者更需要他,他的医院成了希望的灯塔,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 吉力力的故事传开后,宋兆普被誉为“妙手神医”,2017年,他获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现场,他朴实的话语感动了无数人:“让孩子们健健康康,就是我的心愿。” 他的事迹不仅彰显了中医在疑难杂症中的独特价值,也激励着传统医学的传承,吉力力的康复与宋兆普的仁心,引发了社会对贫困患者医疗需求的关注,呼吁更多人加入仁心医疗的行列。 吉力力的腿疾从绝望到痊愈,仅用了15天,这背后是宋兆普精湛的医术与无私的仁心,他的医院不仅治愈了患者的病痛,更温暖了无数家庭的心。 金庚医院的药香依旧,宋兆普的白大褂依然朴素,而他用行动证明,医者仁心可以创造奇迹,这段故事启示我们,医术与爱心的结合,能点亮生命的希望,也让社会因仁爱而更温暖。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主要信源:人民网——《河南医生宋兆普:“我有责任救助新疆的那个孩子”》
彩超查出“恶性肿瘤”,两家三甲医院误诊说要“切肾”,深圳男子不认命问诊第三家,终
【1评论】【2点赞】
老K
真的?
Fyz
医者仁心
滨哥
大爱无疆
用户10xxx76
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