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耳鸣,不如春天坚持一个月

无邪才所愿 2025-04-16 21:12:18
我经常说:耳鸣,咱不能只盯着耳朵治,真正的关键在于“唤醒”脾胃。 - 有耳鸣的人,看看是不是大多都有下面这些情况: - 胃口不佳、腹胀、恶心呕吐、乏力疲倦、面色萎黄、眼袋或黑眼圈明显、身形消瘦或虚胖等;这些都是脾胃出问题的表现。 - 中医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就像身体的“营养加工厂”,吃进去的食物必须通过脾胃转化成气血,才能像灌溉田地一样滋养耳朵。 - 而脾胃虚弱的人,气血生成不足,耳朵长期“吃不饱”,耳内神经传导功能受影响。 - 这就是耳鸣反复的根本原因。 - 之前门诊有个高三生,反映近几个月耳朵有嗡嗡声,越来越明显,已经影响到听课学习。 自述耳鸣少则持续数小时,多则持续一整天,我看他身形偏瘦,面色萎黄,平时精神差,容易疲倦,食欲不佳,轻微便秘,入睡困难且多梦。 - 看舌头,舌淡苔薄白有齿痕,脉象细弱;典型的脾胃虚弱,气血亏虚之象。 - 于是我给这孩子制定了一套调理方案: 1.中药调理:以归脾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方中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养血补血;酸枣仁养心安神;木香行气健脾;炙甘草调和诸药;升麻、柴胡升举阳气,引领气血上行,直达耳窍。 - 2.嘱咐平时多吃健脾益胃的食物,像小米、山药、南瓜、红枣等,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 - 3.外治手法“醒脾”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每侧穴位按摩3-5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增强脾胃功能、补中益气) 中脘:在上腹部,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1-2次。(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 结果怎么样呢? 第1个月:面色逐渐红润,食欲大增,大便逐渐成形,耳鸣发作频率明显降低; 第2个月:睡眠质量大幅提升,精神头好转,耳鸣偶发; 第3个月:身体各项状况趋于正常,耳鸣症状基本消失。

0 阅读:127

评论列表

欢乐马

欢乐马

2
2025-04-17 20:50

[玫瑰][玫瑰][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