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蒋经国的实力和威望,完全是可以在1988年去世的时候,将台湾省交到他的儿子手中。要知道在当时,蒋经国的长子蒋孝文55岁,次子蒋孝武43岁,三子蒋孝勇40岁,从年龄上看,蒋经国的这3个儿子都有资格,继任蒋经国的位置。 在蒋家三代的政治历史中,蒋孝武作为蒋经国的次子,蒋孝武本应继承父亲的事业,成为蒋家在台湾的接班人,然而一连串突如其来的事件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蒋孝武的政治命运,也由此成为了蒋家三代政治香火断裂的象征。 蒋介石在长子蒋孝文的教育上可谓煞费苦心。然而,蒋孝文显然没有继承父亲的政治才干和决断力。他生活在极度优越的环境中,纵情声色,缺乏政治责任感。蒋介石的期望落空,蒋孝文的政治前途早早被扼杀在摇篮中。此时,蒋经国将目光投向了他更为成熟且冷静的次子蒋孝武。蒋孝武不仅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度,而且为人低调、注重家族声誉,表现出了作为接班人所必需的品质。 但蒋孝武并非毫无瑕疵。在蒋经国的安排下,蒋孝武逐渐在国民党内部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他被送到各个政府部门进行历练,逐步积累政治经验。与其兄蒋孝文相比,蒋孝武显得更加稳重。他的金发碧眼与台湾民众的形象有些不符,为了更好地融入台湾社会,他特意将金发染成黑色,佩戴隐形眼镜将蓝色眼睛隐藏,力求通过外在的改变消除人们对他“外国人”的偏见。这种外在的改变反映了蒋孝武对民众形象的重视,然而这种努力似乎并未带来足够的政治认同。 然而,就在蒋孝武的政治未来看似一片光明之际,江南事件的爆发彻底颠覆了这一切。1984年,台湾作家江南出版的《蒋经国传》引起了广泛关注。书中披露了蒋家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其中涉及蒋经国的许多不为外界所知的私人事务。这本书在台湾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蒋经国愤怒不已,对江南恨之入骨。然而,江南的突然死于美国的黑帮暗杀事件,却给蒋孝武带来了无法摆脱的阴影。 虽然关于江南命案的真相至今未解,但舆论普遍认为蒋孝武在背后有所操控。这一事件无疑给蒋孝武的政治前途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台湾的舆论把矛头指向了蒋孝武,使得原本有望继承父亲政治遗产的他,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困境。蒋经国急于做出反应,迅速将蒋孝武调往新加坡,意图借李光耀的庇护使他远离风头。然而,随着局势的变化,蒋经国逐渐意识到他已经无法再像父亲那样掌控局面,他的儿子蒋孝武也未必能顺利继承政权。 1985年,蒋经国他公开表态台湾未来的主政者不一定是蒋家人,这一言论在台湾政坛引发了广泛的解读与争议。蒋经国的这一声明,也暗示了蒋家在台湾政治中的衰退。或许是因为深知自己的政治根基已不再稳固,蒋经国开始逐渐放弃对蒋孝武的支持。而蒋孝武此时深陷风波,无法自拔。 蒋经国去世后,蒋孝武重新被召回台湾,面对的是对江南事件的持续质疑和舆论的强烈反扑。此时的蒋孝武,失去了父亲的庇护,政治命运如同漂泊无依的小船,随波逐流。蒋孝武在这种沉重的政治压力下,身体逐渐出现问题,患上了慢性胰腺炎。这一疾病常常与情绪波动、压力过大有关,而蒋孝武的生活和政治困境无疑加剧了他的病情。几年后,蒋孝武去世,蒋家第三代的政治前途彻底断送。
1938年6月,国民党上将钱大钧,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一众人特务的面,拔枪击毙了
【1评论】【1点赞】
唐果
是有人故为之,不想让蒋家王朝延续[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