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夸刘伯承将军睿智呢?因为他看事物目光长远。在建国后,他主动放弃了在中央的高职,投入到了创办军校这件事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目光长远,看出了中国缺少军事方面的人才。
刘伯承是新中国的开国名将之一,1892年出生的他是四川人士。在那个穷苦的年代,刘伯承的家庭不算富贵可却也算是小康。于是刘伯承从幼时起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可惜到了他15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家里一下子没了顶梁柱,所以年少的刘伯承也被迫辍学,担起了养家糊口的任务。
刘伯承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农民,可是那时局势动荡,战火四起,没有人能不被波及,于是到了1911年的时候,凭着要拯救祖国于危难的一腔热血,他成为了一名军人。
在一年后,他考入了重庆的将校学堂学习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从小就勤奋好学的他在这里学习到了各种军事打仗方面的知识,这也为他后来的将帅人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刘伯承在打仗方面是个奇才,在毕业后屡立战功,于是在不久后就加入到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在打仗的时候,他总会冲在最前方,鼓舞着手下的士兵们。可在一次的战斗中,他却不幸被射中了右眼。为了不伤及神经而影响日后的战斗,在手术过程中他拒绝了使用麻药。 手术不上麻药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也因为此事,大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军神”。
到了1926年,刘伯承加入了我党。因为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得到了重用,担任了许多次战争时期的总指挥。
然而,刘伯承不仅会打仗,而且在看待事物方面眼光也十分长远。在毛泽东同志被中央内部质疑的时候,他站出来坚决表示了对毛泽东的支持。 而与之相对的,毛泽东对他也十分欣赏。有一回大军正在长征途中,后面有无数个追兵的情况下大军遇到了金沙江挡路,金沙江极度危险,这让许多人都内心犯了怵。
而这时毛泽东却对着大家说道:“四川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
从这句话足以可以得知毛泽东对他有多么的信任。而刘伯承也没有让毛泽东失望,在他的组织下,果然让大军有条不紊的安全渡过了金沙江。
刘伯承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除了参加长征以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有他的身影。 这样的有功之士在建国后当然是要得的嘉奖的,可是在全国解放后,他却辞去了在中央的高位,转身投入到了创办军事学院的事情当中。
为了给祖国培养人才,他在军事学院的工作中都是亲力亲为,从选拔学员到拟定教材,每一个环节他都会亲自参与。
他创办的军事学院为祖国输送了许多的军事人才,毛主席后来还专门夸奖过他。
“刘伯承同志对于建设国防部队方面有着非常重大的贡献。”
刘伯承将军几乎将一生的时间都用在了为国为民上,这样睿智的将才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