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不?高尔基是个马屁精。
对,就是写《海燕》的那个高尔基。
他拍谁的马屁呢?斯大林。
他称斯大林为“主人”、“伟人”、“领袖”、“当今的列宁”……
1926年,苏联索洛维茨岛劳改营的犯人马尔扎克夫越狱,逃到了英国,在英国出版了《在地狱岛上》,揭露了该劳改营的残酷真相,该书出版后,西方反苏情绪高涨,严重损害了苏联声誉。
斯大林派有公信力的高尔基视察索洛维茨岛劳改营。当局事先精心布置:医院病房整洁,医护着新白褂;囚犯未见苦役,木床配床垫;孩童欢聚,笑容满面。
但一名十四岁男孩请求与高尔基单独交谈。在密室中,男孩倾诉心声。一个半小时后,高尔基含泪而出,犯人们期盼着佳音。
但在之后的公开声明中,高尔基驳斥了该书的内容,盛赞劳改营,称其为“新型劳动模式”。十四岁的男孩遭遇枪决。
伴君如伴虎。高尔基晚年与斯大林间生嫌隙,斯大林要求高尔基为其作传,而高尔基屡找借口推延,招致斯大林不满。
高尔基之死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谜团之一,官方通报是死于肺炎引起的心脏衰竭,但有人质疑高尔基之死是一场政治阴谋。
不过虚荣的高尔基应该满意了——他死后备极哀荣,斯大林亲自为他抬棺。
从“勇敢的革命海燕”沦落为“笼中的金丝雀”,高尔基的一生,给我的警醒是:文人就别从政了,或者不能和政治人物有什么瓜葛。否则,失节、变节,是迟早的事。
图一,斯大林和高尔基。
图二,斯大林为高尔基抬棺。
弓长
苏联的郭沫若
用户10xxx43
郭沫若为斯大林70寿辰写过一首拍马屁的诗很肉麻。
高拉特的寓言
这是索氏在他的文学著作里描写的片段,并非真实历史。虽然索氏曾声称他的小说全部取材于真事,但仍不应将他的小说视为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