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卖女契”,距今也才一百多年,是宣统元年也就是1909年签下的。李兴才仅仅因为欠了15两白银,女儿给别人做了三年妾,中间生了孩子都归别人所有,三年后还要用20两去赎。
不要抛开生产力和历史局限评论这个。这里是150两,实际那时候10两就够一户人家生活一年。欠这么多,这户主不知道干了啥,一个长工一月工钱也就一两。那个年代的最高追求就是不饿肚子,饿不死找个媳妇不难,能吃饱更是中上等水平了。
清朝的“白银壹伍拾两”就是 150两 **“壹伍拾”** 是中文大写数字的写法,对应阿拉伯数字 **150**。 - 清朝的银两制度中,**“两”**(也称“银两”或“库平两”)是基本货币单位,1 两 = 10 钱 = 100 分。 所以,“白银壹伍拾两”就是 **150 两白银**。 - **1 两白银 ≈ 200–500 元人民币 - 因此,150 两 ≈ **3 万至 7.5 万元人民币
这是典女契,不是卖女。久五十两白银,典女三年算三十两及利息,三年后再用二十两白银赎回。没钱再说。借贷的抵押物不是财产而是女性,真正说明在旧中国女性在和男性受到民族压迫,阶级压迫的同时,还受到性别压迫。在这张典女契之后四十五年里,中国经过一系列的革命与战争,取得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自然女性也得到了解放。
心有阳光
万恶的旧社会
用户84xxx92 回复 04-07 12:58
吃人的旧社会
用户17xxx70 回复 04-18 16:53
现在的各种平台贷款也是一样的!
紫川
因为要吃饭,一直到七八十年代,中华民族才实现吃饱饭,以前是吃不饱的,给人干活就吃个饭,没有工钱大把的。
紫川 回复 04-08 18:56
我爸爸想当兵,生产队都不同意,少了一个人干活,队长儿子却做了老师[笑着哭]
赵老大 回复 04-16 23:31
八三年已分田到户了啊,正是这一年我们这里卖粮粮所暴滿后拒买柜收卖粮车队排一里远,那时还没出现私人购、贩粮食的,粮所是唯一销售渠道。我们这里分田时人均不到八分田二分地,无荒可开。见网上很多评说2000年才吃饱饭的,真不可理解,我们分田第一年粮食就过关了。
用户10xxx63
三年后还要用20两去赎[抠鼻]
兵哥 回复 04-21 07:36
口下积德,那个年代一个女孩能吃饱饭多活三年,你以为可以付出的有什么?
名扬 回复 兵哥 04-21 09:08
你怎么理解的,说口下留德,看不出来这是吐槽封建社会的糟粕思想吗,借这么点钱,要付出那么多[横脸笑]
王雨桐
新中国五六十年代 一夹篓子或者一粪筐子的地瓜干 或者别的粮食 换个媳妇 或者最次的 能吃饱饭就行 你们闯荡UC的 谁知道 如果知道的 年纪也不小了
王雨桐 回复 04-05 19:21
对对 这就是典型的能吃上饭就行
用户37xxx25 回复 04-06 17:41
有嫁妆的都是有家世的。要不为啥说娘亲舅大。靠娘家撑腰。
编辑资料
多么厚颜无耻之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卖身契
nfc 回复 04-24 19:40
仓廪足而知廉耻,都吃不饱快饿死了,谁还管这些!
有个朋友 回复 04-21 11:50
不要抛开时代看问题。能让你拿人顶账都不算太恶的了。
老邦
普通人一年都攒不下五两白银,农民一年种地到头,还完地主租金都有剩余就不错了,一年能剩下一二两就是富农了。
鲁北撸串 回复 04-07 20:45
好像一两百银大约是120吊铜钱。
用户23xxx52 回复 鲁北撸串 04-19 16:27
想多了
用户14xxx32
毛主席太伟大,这样的事再也不会出现
乘风御剑去 回复 04-10 13:33
买卖人口搁今天是犯罪。
新人 回复 04-15 23:09
你要是没饭吃试一下,更何况现在大把女的为了钱都可以不把自己当人,都是利益驱使
欻欻欻
应该是欠白银50两,典当三年,每年抵扣白银10两,满三年剩余20两欠款
欻欻欻 回复 04-06 06:09
“久欠白银壹伍拾两”
韩干照夜白 回复 04-07 11:30
一锭银是拾俩,所以这个拾俩就是单位,一五拾俩意思就是十五个拾俩。
程序正义就是正义本身
鲁迅先生:"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如此地步。"
冰城黑蝶 回复 04-05 11:50
天真了吧
劈山 回复 04-07 18:05
威尼斯商人不一样吗
XJW
150两
云淡 回复 04-06 00:26
是久欠150两,典女也是要算银两利息的,三年算130两,要用20两赎回,
后街男人 回复 04-08 22:03
就像现在问你工资,你说:3k,一年36k一样。
默认名
其实那个年代也不算亏吧?当时典出去,起码能保证正常吃饭,在外面还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三年。。
用户10xxx74 回复 韩干照夜白 04-09 01:58
每年死刑犯还不少呢
韩干照夜白 回复 04-08 15:31
正不正常我不知道,反正不少。
方天画戟
这就是好多人维护的地主阶级!
用户10xxx77 回复 04-07 08:50
地主一样吃不饱
寐寐寐寐寐 回复 用户10xxx77 04-07 17:22
地主可拿不出来这么多
用户14xxx53
典和卖是不一样的
用户10xxx63 回复 04-05 12:17
对,典是有期限的,超过期限再按合同办
用户14xxx53 回复 用户10xxx63 04-06 19:18
一,典是有期限的,二,典是可以赎回来的。
用户19xxx02
白嫖
不知是谁 回复 04-04 21:25
还有高利息。。
用户35xxx46 回复 04-07 08:45
最后还留了二十两,供继续白嫖
大快朵颐的
农业社会发展到头,就是这样的,卖儿鬻女的与买人子女的,谁善谁恶?谁对谁错?黄世仁是个文学作品,尚有人天天想让地主翻案,天天宣传地主善良可爱勤劳致富。
鲁北撸串 回复 04-07 20:48
地主,不一定是坏人。地主制度,不一定是好制度。
用户10xxx86
壹伍十两是多少?
啥事 回复 04-07 19:25
15个10两的银元宝吧,购买力约等于现在三万,赚出来的难度估计怎么也等于现在三十万了
用户58xxx52 回复 04-06 15:14
知县有养廉银可以拿到将近千两
用户53xxx24
[哭笑不得][捂脸哭]
华夏风暴
这样对待同胞我觉得后来被敌人屠杀一点不冤,你自己不改,自有敌人帮你改。
用户13xxx56 回复 04-05 05:28
改什么?他会帮你改好?
天上来 回复 04-05 09:17
听说过罪不至死吗?多大的罪才会被判死刑。还有,为什么要入侵者来批判?鬼子杀了多少无辜的人?给他们焚了全国的人都还不了这个债!你书真白读了!
用户10xxx58
太可恶了
陈优红 回复 04-12 16:38
抵制天价彩礼,婚姻不是扶贫,婚姻不是买卖,有些长辈用婚姻名义贩卖女性
用户17xxx58
也就过了115年,真是天翻地覆,被典女的后代也就4代。
恒言无忌 回复 04-07 18:25
就是现在的要彩礼?
劲亚
她爹为什么不把自己个卖了,卖他的骨肉女儿!比他的班寿起还万恶
用户35xxx46 回复 04-07 08:46
你买么?说的什么疯话
用户11xxx59 回复 04-14 14:36
卖她爸好、卖了她爸.她和她妈正在等死!
用户11xxx20
现在不会了,都是收了彩礼就离婚分财产
陈优红 回复 04-12 16:39
江西省结婚彩礼高[微笑]
月明风清
应该是欠一百五十两,而且欠了很久,估计早就看中其女,放长线借钱,借到没能力还,造孽。
陈优红 回复 04-12 16:42
工厂 工地
拉鉤Ω一百年不會變
这就是拳手喜欢的清末民初姨太太。[静静吃瓜]
嗯嗯嗯
每一个覆灭的朝代,都是不冤的。
jason201321
人家至少能来这个世界上一趟那怕贫穷没饭吃,按生存法则去生存!
用户10xxx74
这三年除了提供性,还要无偿干活,都不如长工,长工还有点佣金
凌晨晚餐都凉了 回复 04-06 23:10
就是白毛女呀
我有一个朋友
妾在古代本来就属于物品,可以相互赠送。正妻平妻才有名分
用户10xxx63 回复 04-05 12:15
那是买来的妾,可以当成物品送人。如果是走程序纳进门的妾,等同家人,不能随便送出去
啥事 回复 04-07 19:29
平妻也是妾
用户12xxx01
万恶的资本主义,真没能随便养小三呀!!!![打脸][打脸][打脸][得戚][得戚][得戚][得戚][得戚]
用户14xxx25 回复 04-12 16:42
现在养小三的少?
琴心弦音
宣统年间,注定它灭亡。
father
女拳看看。。妾呵呵
14141414 回复 04-05 23:40
看看男拳是多么厉害?
用户10xxx49
为什么要去借
拉冬 回复 04-08 17:41
出老千,赌基本都是,有的是男丁绝了防止被吃绝户就这样
流转之径 回复 04-07 22:16
古代让你负债的方式太多了。春种的时候借种粮,翻地的时候借牛,灌溉的时候借水。借的时候都是说什么乡里乡亲的,我不帮你谁帮你。按个手印就行,等确定你还不上了,收地扒房子卖儿卖女都上。你要是还能干活,赏你个佃户的身份,要是没啥劳动能力了,就可以去死了。
雪中悍行刀
是毛主席改变了中国老百姓的命运,,,,
用户10xxx33
还得冯玉祥, 直接把溥仪那帮满清遗老赶出了紫禁城!
用户10xxx32 回复 04-05 11:41
八姓
爸爸
说是万恶,但是想想,他女儿不用卖去青楼,又不用饿死街头……
巧红
你们行行好,就买下这个孩子,2两银子,兹当是买个小猫小狗。《茶馆》
用户16xxx22
旧社会,我家大地主,我舅公被人绑架,赎金1000斤稻谷,还不是大米😂
terrane
那是男人没钱了,把老婆典当了换钱,有一部著名的戏曲《陆雅臣卖妻》,陆雅臣赌博输了钱,把老婆卖了!
father
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万五
001 回复 04-06 07:53
说话真是一点脑子都没啊 离谱
成哥哥 回复 04-06 21:36
150 两购买力相当于现在 75000,但是当时一个人一个月才挣 1 两不到,让人非常羡慕的八旗兵工资 3 两,要养活一家人,150 两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八旗兵 4 年收入
大榕树
清代官方文书中,银两数额采用中文大写数字表示,“壹伍拾两”即对应阿拉伯数字150两 。这与现代中文大写规则一致,例如“壹佰伍拾两”为150两,“壹仟两”为1000两等。 清朝银两制度 清代以“两”为基本货币单位,1两=10钱=100分。银两的成色(含银量)和重量需经官方或钱庄核验,实际流通中存在成色差异(如纹银、库平银等),但官方统计中均以“两”为统一单位 。 二、150两白银的实际价值 1. 换算为现代人民币 不同换算方法导致结果差异较大,需结合多个维度综合参考: 以白银本身价值计算: 根据当前银价(约4元/克),清朝1两≈37.5克,150两≈5625克,折合现代人民币约2.25万元。但此方法忽略白银作为货币的购买力 。 以购买力计算(米价): 清末1两白银可购买约150斤大米(米价约0.02两/斤),以现代米价3元/斤换算,150两≈150×150×3≈6.75万元 。 以工资收入对比: 清末长工月薪约1两白银,150两相当于普通工人12.5年的收入。按现代工人月薪3000元计算,150两≈45万元 。
用户10xxx62
3年把女儿送过去。15,3年后,给20,人回来。百分25%3年一年利息8%。还不起女儿一辈子别人家滴人了
网络江湖
估计赌博欠债。班是堵场老板,不然十五两白银,对普通人家是天大数目。
开心就好 回复 04-06 12:20
评论区一大堆说是一百五十两的傻逼,还在那说,这闺女找了个富贵人家,心眼好,好事!给一百五十两,等于现在一百多万!那家是个活菩萨!过上了好日子!笑死🤣🤣
瞬间 回复 04-06 09:50
利滚利,地主对农奴的控制除了宗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债务,自耕农一年欠收就很可能陷入债务泥潭。父传子、子传孙也就绝嗣了,
tc闻秋
过去的女人经济不能自立,必须依附男人生存,遇到个混蛋男人就倒霉了,还不如到富人家做婢做妾
骑着蜗牛去旅行
是150两,可以把图片ai一下
TomTim
万恶的满清,怪不得那么多人反乡反清复明,大明时期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出现。
追梦人 回复 疏影 04-06 08:53
他是无脑明吹
疏影 回复 04-06 06:54
大明更黑暗
橘子皮
没有工业革命,全世界都吃不饱的。。
以正义之名
[滑稽笑]即便如此,可是还是有很多妹子,看清宫剧,喜欢地主寡头,穿清宫服,说清宫话,哀家...不过这真是悲哀。
时代之声
这人是个狠人,典女让人家给他养女再釜底抽薪外甥续承人家家产。
用户35xxx46 回复 04-07 08:48
弱智言论,孩子大概率直接给原配了,除了有基因,基本没有关系了
听风轩 回复 04-07 09:23
这是典的 生儿给她没关系除非这女人有心里 能搞定男人
编辑个性签名
现在一句无效搞定!
用户10xxx88 回复 04-09 16:56
那个姓班的活到红军来肯定要枪毙
余有半生
其实,女的过去能吃三年饱饭,可以的话就一辈子跟了对方,这样也不算坏事
挑食的蚊子
换个角度想想,李兴才如果不是赌鬼、烟鬼,当时要是没人肯借高利货给他,李兴才一家会不会早就饿死了?
瞬间 回复 04-06 10:17
一年欠收自耕农就很可能陷入债务泥潭,利滚利就会变成不可能偿还的债务,农奴没有多少资产,地主不但不会去追债反而还要时不时免掉农奴一部分债务以维持稳定,当然农奴有什么地主要的也无力反抗。
你卖我买nnn
立书白嫖
浅醉半生
卖了150,三年之后20赎回………
素质逛街
卖儿卖女不是最惨的,因为买的人肯定不缺吃的,卖出去了反而有活路,家里人也有钱买吃的增加存活率。最惨的是易子而食,这是几千年来一遇到严重的饥荒就会发生的事情。
咕噜 回复 04-08 12:35
易子而食也是饿死的孩子才会换着吃
龙行天下
现在改成了彩礼
用户18xxx62
壹伍拾两到底是多少两?150吗
侠风
“壹拾伍两”应该是10个5两=50两,古代5两也算单位。典当3年算是30两加利息;3年到期,还要“贰拾两”赎回,“贰拾两”中,“拾两”也是单位,2个“拾两”=20两。这样理解是不是更合理。
在路上
那时随便一人就是书法高手
独狼世界观 回复 04-06 22:27
学习 练字是必修课 清朝能读书的人 实在太少了 百里挑一
免贵姓王 回复 04-07 13:12
但这个字不算高手
用户16xxx39
古人比大同女子讲信用
冰火凤凰
中国人据此乐观地看来是个贬义词。
ICEACE
白毛女不是虚构的
听风
这连涂带改的卖身契决定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可悲。好在这样的日子,随着大国的崛起一去不复返了。
流星 回复 04-06 23:17
什么时候都会有阳光照不到的黑暗,不要盲目乐观
用户11xxx57
没有什么事情 比吃更解恨的
梦醒时分
生存的面前一切都是可以抛弃,生存是第一法则!
独孤求友
字写得不错
Hren777
如果是正品,当作历史文物,难得一见
❌❌❌
这利率有点儿高啊。
用户11xxx38
所以摊反几千封建帝制
月月
错
翱翔
按九出十三归来算他到手是13.5两。三年后按一年一还应该还33两。这里是要求还20两就是他女儿这三年做价13两。
用户12xxx98
不就是贷款吗?
古寺杖斗鸡
合情合理业界良心,要不然呢别人家白养你女儿三年生的娃还不归他家?
陌客
壹五十两?到底是多少两?看不懂…
年逾咕稀
壹伍拾两,是150两简写。不懂就去查,别误人子弟
来来往往哪边开
把自己女儿送给别人白玩三年,还得多花钱赎回来??这买卖亏本亏大了。
遗失记忆的猫 回复 04-07 00:34
那有什么办法,让你欠钱不还
一坨青山
古代一五十两是十五两?感觉怪怪的
用户10xxx39
仅仅15两?要人有什么用,还得提供吃住,工厂有自动化了,还要打工的人不是浪费吗,产出不够消耗的[滑稽笑]
用户16xxx65
是150两,三年后还要20两赎回
厌恶说假话
上世记五十年代,我们村(仅几百人)至少有三起买卖儿子的事情(我知道的)。
观星者
古代妇女都是商品性质。
用户14xxx40
白嫖
来自蔚蓝地星的你
清朝“白银壹伍拾两”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没有固定答案,以下是不同的换算方法及结果: - 按白银价格换算:清朝1两白银约合37.3克。若按2025年4月6日上海白银现货价格8.263元/克计算,1两白银约值37.3×8.263≈308元,150两白银约为150×308 = 46200元。 - 按购买力换算:乾隆年间1两白银可购145斤大米。若按当前米价3元/斤计算,1两白银折合人民币435元,那么150两白银约为150×435 = 65250元。[得瑟]
用户10xxx88 回复 04-09 16:58
不能按米算的,袁老用一辈子让大米贬值了不知道多少倍
流星 回复 04-06 23:24
怎么算都是错的,物以稀为贵,那是产多少大米,又有多少人能吃上大米,普通老百姓一年种地能结余多少,欠收时得欠多少钱。不说远的,我家在生产队时有一年倒欠队里36元。
爱吃萝丝
古代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现在欠债超过三年法院都不受理,如果借钱不还,法院还支持,这算不算非法获利?算不算非法占有?
用户14xxx29
柔石写的《为奴隶的母亲》就是这样的
竹外一枝斜
欠这么多,干啥了
许金伟
看着就像是现代仿品。
哦豁哟
就是这班寿起年纪可能很大了。
用户10xxx10
仅仅15两,你是真无知,15两对于最普通的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忘忧草
事实是这个财主把人家姑娘白白霸占了三年,还要在本金15两的基础上收人家5两的利息,只是这个利息不算太高,有可能看在“丈人”的面子上打了折扣。
用户56xxx32
你确定用简体字?
津门
按当时物价150两白银可以买豪华别墅了。
水无常形
跟现在卖学生工差不多,职校中介工厂老师多方抽走学生工资
街舞vs轮滑
作者,你确定上面写的是15两?你借了人家15两,把女儿卖了给人家做三年的妾,然后三年后你再去拿20两赎回来?你是脑袋进水了,还是被门挤了,这明显卖身契上写的不是15两。
凡人烦心
你以为新中国能让你三餐不缺才多少年。就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繁华了。
老钓手
现在应该也采用这种做法,老赖的好日子到头了。
忘忧草
壹伍实际上就是1.5,比如咱们常说的七五折,其实就是7.5折,所以壹伍拾就是1.5个10,壹伍拾两也就是15两。农民典女就是以女儿作为抵押物,按照三年期5两的利息签订了契约,到期连本带息(15+5=20)归还银两,女儿就可以回家了。但到期如果还是还不上,就要重新商量怎么办,挺像小额贷公司在欠款到期后大概率会要求欠债人签订新的契约。
鲁北撸串 回复 04-07 20:49
高利贷
忘忧草 回复 鲁北撸串 04-07 23:27
如果只是三年合计33.33%的利息,放在现在也不算高利贷,甚至比相当一部分民间借贷的利息都低(月息1%),关键是女儿还要给人当三年小妾,这个财主确实是个狠人。
誓与赌毒不共戴天
万恶的李老四!
劲亚 回复 04-05 07:49
李兴才也不咋样
灯神
作者有两处错误,一个这个是典当的典,不是买的女,所以是要赎回的。第二个,壹伍拾两可不是15两的意思啊
流星 回复 04-06 23:32
最后还不起钱了,还不是相当于卖了
这是昵称
典,是不是就是租?150两租金,20两押金。
鲁北撸串 回复 04-07 20:50
典,抵押;赁,出租。
大雨
壹伍拾两是15还是150两?哪位知道?
用户70xxx49 回复 04-10 04:31
都不是。是50两。类似一个50两银锭的意思。
夏天的葡萄树
她老爹三年后肯定不会赎回,还要花二十两,家里又多了个吃饭的人
用户70xxx49 回复 04-10 04:33
你傻啊,典当,有能力赎回的肯定是赎回更占便宜。人家巴不得你不赎。老农赎回了又可以再卖一次。
梅山堂
你家十五两是这样写?
往事只能回味
我也感觉你说的没毛病,古代的人都賊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