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片头竟然是螺钿!

东晋汉服上虞 2025-03-20 16:09:05
细心的网友发现,《雁回时》(《贵女》)的片头元素竟参考运用了螺钿工艺效果,拿螺钿体现贵女之贵,也是一种巧妙的额方式。要知道,螺钿工艺是一项很费人力物力的奢侈技术,所以曾被明令禁止,唐代鼎盛时期非常流行,当时的财力能大规模支持这种工艺品的制作,所以我们看到的螺钿文物,大部分来自于唐。在唐代,中国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尤其是铜镜漆背螺钿,更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瑰宝。之后各个朝代更是把螺钿作为奢侈品对待。 我很喜欢的广寒宫残片就藏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折射的光芒既高贵又神秘。(见图4、5、6) 螺钿具体是指用螺壳或者海贝,制成各种图案、形状或者薄片,镶嵌在器物表面的一种装饰工艺。正仓院的螺钿琵琶上的螺钿纹饰极其精美且艳丽,背面则镶嵌了极为华丽的百花纹饰。(见图7-13) 这些细细雕琢的图案既能呈现大唐盛世的繁华,而如今中国已无法找到一件可以与其媲美的古琵琶,它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也能反观中华文化顶峰时期的历史风貌。 明代黄成《髹饰录》关于“螺钿”的解释是:螺钿即螺填也。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又有片嵌者,界廓理皴皆以划文。 关于螺钿的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便有记载。可是,为何古人偏偏选用贝壳来进行装饰呢? 这主要源于我国古人早期的“钱币”——贝壳。在今天的汉字当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与钱相关的字都从“贝”字旁,比如“财”、“购”、“货”、“资”等。 将作为货币的贝壳镶嵌在器物上,实则是一种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到了商周以后,由于货币形态逐渐发生了改变,开始启用各种金属造币,摆脱了贝币的形态。此时贝壳不再是社会公认的一种“价值”后,螺钿镶嵌就变成一种纯粹的美的追求。 唐《挥扇仕女图》里有对镜梳妆的情景,拿的也正是螺钿镜。这种螺钿镜身在阳光下能呈现不同的光彩,只能说古画里只能彰显其魅力不足十分之一。那些千年的文物,到如今依旧星汉灿烂。(见图14-16) 虽然只是设计元素,可以看出这种螺钿元素的运用在各种平面、动画设计里的可能,让它多出现在流行载体里,也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 雁回时 贵女 2025兴趣不打烊 陈都灵 电视剧 螺钿 非遗 晒晒你截图的剧照 古装剧

0 阅读:0

评论列表

不可以欺负孩子

不可以欺负孩子

2
2025-03-22 09:43

那个字读什么

sabrinawqx

sabrinawqx

2
2025-03-22 11:09

这部剧每一帧都在说国风美

一只鸵鸟

一只鸵鸟

1
2025-03-22 11:23

这个片头真的很好看!我都没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