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演员的表演,最大的差异在于大家处理角色的压抑这个空间层面的方法,欧美在于大家处理释放这个层面。
在特定情境下,他们会反过来,但是都是可以溯源的。
举个例子,韩国电影和韩国演员的表演,受好莱坞影响很大,但又成长于本土,最后往往建立的评价体系就是,用疯狂的方式讲压抑的故事。
演员的表演也是在这个叙事系统里不断地做变式。
日本电影和日本演员则还是受本国历史影响更多,因此近代优秀日本演员的表演方法是不可能脱离“忍辱负重”这四个字的,只是表现形式和尺度会不同。另外一个就是兴盛的二次元文化,让日式表演多出了一个特殊语境,这个语境里的人有一定机会可以刻板和扁平,而这又跟好莱坞的影响息息相关,并不脱离我所说的压抑与释放的空间关系。
特定的国家氛围下的社会对于人的评价系统,实质上建立了演员表演出来的人的评价标尺。不论是表演艺术家,还是流量明星,从根源上说,社会时钟在对“舞台演员”进行评价和打量,只是评价者也在相机争夺话语权,看看到底是把这个演员纳入到哪个评价系统里才是最称心意的。
理解这一点,基本可以理解三大和奥斯卡的最佳演员奖的颁奖逻辑与评价系统。为什么最佳女演员给《阿诺拉》而不给《某种物质》,秘密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