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婵玉的女性成功学》文/宋雯婷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1”)

雯卉谈娱乐 2025-02-03 18:26:53

《邓婵玉的女性成功学》

文/宋雯婷

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1”)到《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

我的感受很简单,那就是:

时代变了。(见图1)

说《封神2》之前,先说个小插曲。

《封神1》我在长沙看的点映,当时实在是太好奇成片了。

电影大概在点映之后一周上映,我走出电影院立刻跟我的朋友打赌,票房一定过25亿。

后来就是哐哐赢。(详见图2)

之所以下这样的判断,最主要的原因是:

看完电影,一起下电梯的陌生小孩一直在跟父母讨论剧情。

爸妈赞许孩子电影选得不错,第二部还来。

没有比这更真实的市场反馈。(见图3)

这两年我看很多电影,或者看很多演员,最大的变化就是视点的变化。

所谓视点的变化就是,艺术层面的认可与批判是建立判断和分析的一项,市场层面的认可和批判是另一项。

这两点并不总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观众买单的原因有很多。

我也很想知道,除了质量,观众还愿意为了什么投入时间、金钱与感情。

了解这一点,实际上了解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微观精神变化。因为电影除了可以熏陶感染个体,它的群体性效应实际上就是寻找精神领地的最大公约数。

人们有时候需要放松,有时候又需要愤怒。(见图4)

《哪吒》两部就能冲向100亿,凭的是什么?

凭它在保持了高艺术水准的基本条件下,把一剂鸡血精准地打到了颓了一年的观众的血液里。

观众期待未来能更好,恰逢新年,也有劲儿。

所以,观众愿意亲近哪吒。(见图5)

市场需求,从结果上说是钱跟钱之间的来往,但是因为我们买的东西是一个文化性的东西,它是虚拟的,所以这当中更深层的基因,是能量的相互流动。

《封神2》这片很有意思的是,虽然与《封神1》同为一个系列的上下部,且相隔不久,但是灵魂却与前作非常不同。

《封神1》的分量压在了李雪健(饰 姬昌)和于适(饰 姬发)所代表的破茧而出的少年精神上。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见图6)

到了《封神2》,整个故事的重量挪到了那尔那茜(饰 邓婵玉)身上。

不论现在影片评价如何,但是所有人对于那尔那茜的评价是一致的,那就是:

亮眼、独特、稳如泰山。(见图7)

目前来看,内娱当红女星里,没有她这一款。

她没有竞品。

为什么?

经纪公司在挑选新人的时候,其实也总是希望挑选到个性独特的艺人作为自家演员的。

但是,绝大部分经纪人对于观众的审美需求的满足方式,一向都是“迎合”,很少才是“开拓”。

一个东西火了之后,我们立刻就可以看到它像机器人一样流水线哐哐生产。而等你抄了来,新的潮流起来了,你又砸手里了。这就是绝大部分平庸的经纪人的操盘方式。

乌尔善导演的作品,大家各有看法,但通过《封神》,他起码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

在大众视觉和公共影像上,呈现了更加多元的审美风格(蓝精灵殷郊不算谢谢)。(见图8)

对于那尔那茜这样美得不够通俗的女演员来说,这是她今天成功地站在大众面前的“地利”:

伯乐。

关键的人,做了关键的决定,让她站在了关键的位置,获得了象征着成功的曝光。

这是邓婵玉成功学的第一步。(见图9)

那么随之而来的“天时”与“人和”又是什么呢?

“天时”,

是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格局的剧变。

2023年,GQ与抖音联合出了一张海报,海报上是他们所挑选出来的23年时还备受认可的中国导演。

其中除了张艺谋的女儿张末之外,其他14人均为男性导演。(见图10)

而次年春节档(2024年春节档),贾玲以《热辣滚烫》冲出重围,拿下春节档32.17亿的成绩,名列春节档第一。

随后24年大量女性主题的电影获得高度热议,女导演邵艺辉导演的女性向电影《好东西》、女导演尹丽川导演的女性主义题材电影《出走的决心》也收获了相当亮眼的口碑与票房。

国内的电影市场出现了非常明显女性议题浪潮,而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同年,女导演科拉莉·法尔雅导演的女性主义电影《某种物质》,也在国际上大放异彩,据说即将引进。(见图11)

《封神1》(2023)到《封神2》(2025),不过短短两年而已。

时代变了。

可以说,当下这个时代,较之过往,是女性话语权和现代女性意识最鼎盛的时代。

对于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女性来说,它当然是不可多得的“天时”。

这个时代,能够接受的美与力量,是要比过去多元得多的。

《封神2》聪明地把宝押在了邓婵玉身上,这叫相互成就。

但是,千言万语,一切依然离不开“人和”。(见图12)

那尔那茜在《封神2》里的卖力和用心给她带来的不可替代性,依然是她征服观众与导演的最核心因素。

她的表演是具有绝对性的:

1、绝对的力量;

2、绝对的意志;

3、绝对的潇洒。

如果说姬发一而再再而三的投降是一种妥协,那么邓婵玉的每一个动作则都是硬朗的。(见图13)

她从头到尾想要的都不是爱情,也不是个人主义,她太简单了——

她是求“死”的。

邓婵玉,只想像家人一样,死在战场上。

这不是口号,而是一个从小在战场上长大的、没有家的流浪儿的朴素想法。

正因为她不想“活”,

所以她才能在千军万马之中,凛然昂头,以命相搏。

或者你可以像我一样把这理解为,她早已经死过了。(见图14)

请问:

一个女人,在一个绝对传统的社会环境下,凭什么领衔千军?

一个绝对坚强的意念,可以统领一万个、十万个、一百万个散兵游勇的意念。

邓婵玉带兵过河时,水里的汉子们高唱:

“有女怀春,河水其泱。何不同舟,共泛水中央?”(见图15)

孤身女子的戎马人生,受到的所有挑战里,最无所谓的一项就是男人的调戏。

因为她知道男人的游戏规则只有一条,那就是永远不变地对于强者保持崇拜。

邓婵玉作为上位者,不需要沿用这套极端慕强的逻辑去保持自己的威严。所以她说,让他们唱。

无所谓。

她不从外界获得力量。

自己就是自己的上神。(见图16)

活下去,或者死,随心所欲。

是为邓婵玉传递给现代女性的“人和”,也是那尔那茜七年一剑的显影。

自己的节奏,应在自己的手里。

每个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有的人在追赶时代,有的人在领先时代,有的人在创造时代。

你我从来不止是围观者。

祝你成功,我的朋友。

注:

有表演相关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我会统一收集然后做一些Q&A的视频回答。

考虑到影视作品的视听性,还是会更多地用视频的形式进行细致拆解,但文章也会一样更新。

文字版指路﹣公主号:宋雯婷(id:swtstory),视频版指路﹣b站:宋雯婷sweeety

文章帮助大家建立更多逻辑,视频帮助建立更多感受。自取即可。

编辑:朝韶

撰文:宋雯婷

0 阅读:0
雯卉谈娱乐

雯卉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