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苏州城民国时期的绝版老照片

九泽地山赏静 2025-03-07 15:16:05
p1.观前街(民国初年) 观前街旧为石板街,街巷狭窄,店铺接踵,市招林立。照片摄于观东。 p2.小人书摊 小人书又称连环画,路边聚首翻阅,成为旧时街头一道风景。摄于1932年。 p3.先忧后乐坊 在范庄前。北宋范仲淹以灵芝坊祖宅创建,1966年被毁。 p4.申祠牌楼 申时行祠在马医科,祠前牌楼建于明代,1979年移建于北塔报恩寺前。申时行,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照片摄于1933年。 p5.万寿宫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江苏巡抚吴存礼创建,宫内供奉万岁牌。1951年政府将此列为当时三大市政建设工程之一予以重修。图为修复后的万寿宫。 p6.西园寺 创于元代至元年间,初名归源寺。照片摄于1930年。 p7.北寺塔与大雄宝殿 摄于20世纪60年代初。宝塔破败,大殿将毁,古迹沧桑,满目悲凉。 p8.北塔报恩寺 始名通玄寺,三国吴赤乌年间孙权母亲吴夫人舍宅建。宝塔始建于梁代,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重建。照片摄于1949年。 p9.苏州府学牌楼 p10.古桥长亭 摄于1932年。 p11.枫桥与铁铃关 曾名封桥。自唐张继作《枫桥夜泊》诗后,“枫桥”之名遂远播四方。照片摄于20世纪50年代初,夕阳西下,古迹苍凉。 p12.寒山寺(民国) 清宣统年间巡抚程德全募修扩建,入门有御碑亭,镌清帝诗。假山亭台幽雅曲折,日久荒秽不治。20世纪30年代有屋40间,抗战时期,高冠吾倡修藏经楼,后寺被日军占为物资仓库。至解放时杂草满径,无一僧人,枫江楼成为瓦砾堆。 p13.葑门城楼 在百步街东吴大学教员住宅留影,背景为葑门城楼。摄于1936年。 p14.普福桥 在横塘,俗称亭子桥,明万历年间修造,1969年因运河拓宽,亭子桥被拆。 p15.城内水巷 斑驳古老的苏州水巷,有数十公里之长。摄于民国年间。 p16.吴门桥 宋元丰七年(1084)建,是苏州最高的单孔石拱古桥。旧 p17.千灯古镇 原名千墩,在昆山东南。相传吴淞江东北有墩九百九十九,与镇内一墩(少卿山)合成千数而名。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故居在此。秦峰塔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 p18.虎丘环山路 虎丘名胜自太平天国战争后荒芜不堪,1953年后政府逐渐予以修葺。1959年重建后山建筑,并在元末张士诚所筑城址改建环山路。图为环山路刚筑时的情景。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