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可以暂时放下!”七十三岁的金融专家杨凯生万万想不到,因为自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提议,到现在依旧被老百姓骂,声称是他让春节没有了年味,让老祖宗的传承丢了。 “现在的春节,越来越没年味儿了。”临近春节,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而在这一背景下,认为,部分人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不让放烟花爆竹了。 想当年在没有烟花爆竹禁令的时候,无数小朋友期盼着过年,除了能吃到好吃的,收到压岁钱之后,最令他们感到欢喜的,就是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放炮玩耍。 黑旋风、双响炮、三响炮、大呲花等不同种类的“炮”,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 同时,大人们也在过年放鞭炮、烟花,祈祷新的一年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节前后,全国各地的爆竹声小了许多,甚至除夕守岁之夜,也鲜少能够听到鞭炮声。 原因无它,各地推出“禁放令”,导致许多人想放却不能放。 仅在18年,全国就有803个县级以上的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至于后来人们不禁发出感慨,不让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现在的春节越来越没年味儿。 紧接着,人们发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由一位名叫“杨凯生”专家,在两会上提出的建议。 2010年,杨凯生在两会上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等因素,提议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虽说在当年,这一提议并没有得到重视,而杨凯生也并不气馁,此后5年时间里,一有机会便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016年开始,陆续有地方采纳这一建议,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而当人们知道禁放令来自于杨凯生的建议,纷纷对他进行言辞激烈的抨击。 有人说,放不放烟花是民众的自由,杨凯生无权管辖。 也有人表示,烟花爆竹是中华人民的传统习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无疑是摒弃这一传统习俗。 一时间,网络对于杨凯生的意见很大。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杨凯生的建议非常正确。 除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也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 杭州日报曾在去年过年期间,报道过这样一起案例,在正月初一的晚上,浙大二院的急诊科陆续收诊了16例因鞭炮而被炸伤的患者。 其中,两名患者需要摘除眼球。 一个医院在一个晚上就能收诊16例患者,整个春节期间,全国各地被烟花炸伤的患者数量可想而知。 而众所周知,过年期间正是人身安全事故高发期,这些烟花爆竹炸伤事故,无形中医疗资源造成了一定压力。 除了容易炸伤人,乱放烟花爆竹还容易引发火灾。 前段时间的元旦,汕头消防部门仅在当地的东海岸区域扑灭了20余起因烟花爆竹产生的火灾。 还有合肥的一位父亲带领儿子放烟花爆竹之时,不慎导致两辆重型货车化为灰烬,对两位车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社会上更是有烟花爆炸后,火星飘入楼上市民阳台,点燃衣物造成失火的局面发生。 所以禁放令的支持者就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环境。 因为观点不同,双方在互联网上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就在两种观点争执不下的时候,央视网发表了一篇名为《烟花的禁与放,是时候被正视了》的文章。 他建议,各地相关部门在“禁止与支持”之间一条合理的解决办法,既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又满足人们燃放烟花爆竹的信源。 也就是在这一文章刊登之后,各地相关部门陆续为禁放令松绑,可以在有序的时间内的限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应该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可以暂时放下!”七十三岁的
重瓦下庆
2025-01-10 00:31:31
0
阅读:328
歌神
他是汉奸,一个没有文化的汉奸
郝孟一
我个人不喜欢烟花爆竹,味儿大,烟雾大,噪声大,没觉得有啥好处。 说是污染环境也不为过。 禁止燃放也有很多好处…… 降低大气污染,降低噪声污染,降低意外火灾风险,减少燃放时意外伤害风险。 当然了,禁放也确实让年夜缺失了一些节日气氛,让烟花生产企业收入减少。 任何政策都会有得有失。 完全没必要上纲上线,戴上汉奸的帽子,更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