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从暂行条例到立法:1993 - 2024年间发生了什么?!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增值税法,该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这一立法成果意味着增值税自1993年起始的暂行条例时期迈入了新的立法阶段。 增值税是中国的第一大税种,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全年国内增值税收入约为6.9万亿元,在全国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约为38%;2024年前11个月增值税收入约6.1万亿元,占比约38%。 当前增值税纳税人超过6000万户,并且由于商品、服务、不动产等都包含增值税,所以增值税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也致使增值税立法备受瞩目。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令第134号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设定了征税范围等初步框架。2008 - 2009年对该条例进行修订,促使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2012年起,营改增试点从上海开始,到2016年5月1日在全国全面试点,营业税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2017年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时融入了营改增内容。2019 - 2023年期间,增值税法草案历经多次审议并征求意见。 增值税的这一变革历程有着深刻的背景。 从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来讲,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原流转税制存在不利于企业发展、税负不公平等问题,新的产业业态不断出现促使增值税制度持续完善。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营改增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优化了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税收制度的规范化也推动了增值税立法。 税收法定主义要求税收基本制度应通过法律来实施,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暂行条例存在立法层级低、授权过度使用等弊病,立法是必然的趋势。在国际税收竞争与协调的影响下,国际上倾向于减轻企业增值税税负、优化结构,我国需要顺应这种趋势以应对竞争;跨国企业日益增多,我国需要将增值税制度立法以与国际接轨,提升在国际税收治理方面的话语权。 此次增值税立法有着诸多重要意义。它落实了税收法定原则,使我国税收法律征收收入占比超过80%,为税务机关的征收执行和纳税人纳税提供了法律依据,提升了我国的法治形象,吸引国际资本。立法巩固了税制改革的成果,将营改增等成果固定下来,完善现代增值税制度体系。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来看,对企业而言制度更加透明、稳定、公平,有助于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能够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减少市场扭曲现象。税率提高 税收目标 5个财税临界点 税收理论 0税 禁止税收优惠 企业的十八税 税法已作废 可抵税🔥
增值税从暂行条例到立法:1993-2024年间发生了什么?! 2024年1
沁沁随心生活
2024-12-25 18:52:28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