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S全称是Automated Emergency Steering,中文叫做“自动紧急避让”。有人认为AES和AEB是并列的关系,更主流的看法是AES主动避让其实是AEB的一个组成部分:极端情况下采取制动也难以避免碰撞时,转向以主动避让成为唯一可行的方式。
但这种方式的技术难度更大,且务必确保不引发新的风险,所以车企一般采用更为保守的态度。换言之,敢用的一般是艺高人胆大。
很久之前行业里也有AES功能,但并未形成主流,主要原因也是难度太大。之前ADAS课程还有压轴题,就是给定车速与前车速度,以及隔壁车道的情况,让你来决定应该是AEB还是AES。那算起来可太难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智能就与底盘有关系了,如果你的车的操控极限高,就有更高的概率采取AES,也更容易脱离险境。
通过计算也可以得知,AES并不是很次都会启用,因为有时候启用带来的风险更大。当然,这里的风险有两层含义,一是从车主的层面,启用AES可能不如AEB减缓碰撞;二是从企业层面,如果看不准隔壁车道有没有车,虽然变道是更有利的决策,但企业为了从企业风险的角度考虑,也会采取更保守的AEB策略。
智能时代,AES功能迎来了新机遇 —— 智驾感知能力与算力飞跃提升,正好可以拿来为己所用。特别是蔚来NT2.0平台,1550nm激光雷达+4Orin的配置,可以说是行业顶配了。只用来做智驾有点浪费了,正好来做AES。在AEB与AES之间,也更容易实现用户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
视频展示了五个场景:
1,高速遇前方慢车避让。时速 130 km/h 行驶 遇前方静止车辆触发自动紧急避让AES
2,前车切出避让。时速130 km/h行驶 前车突然切出,遇前方静止车辆触发自动紧急避让AES
3,行人鬼探头避让。时速80km/h 行驶突遇行人鬼探头触发自动紧急避让AES
4,双车道连续避让。时速120 km/h 行驶遇前方慢行车辆,邻道遇前方静止车辆连续触发自动紧急避让AES
5,行业唯一的 「前后夹击」防后车高速追尾避让。时速65km/h 行驶遇前方静止车辆,后方车辆时速80km/h有追尾风险触发自动紧急避让AES,避免降速刹停导致后车追尾eu
在NIO面对面上,有人问李斌智驾进度怎么样了。李斌说要把安全放第一位。如果这次AES功能实装之后真的效果非常好,那李斌的这些话就不是说词了。像这些AES功能,我认为在2024年底的今天,比城区智驾的难度不会更低,用户利益不会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