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7岁男孩以为到缅甸能赚大钱,被骗到园区诈骗,整日被体罚、殴打,打电话哭喊“爸爸妈妈救救我!”全村5块、10块捐款,凑了20万元,才把男孩带回家,看到他的样子,母亲吓得腿都软了! “你孩子已经给我们创造不了价值了,拿个20万给我们,接回家吧!” 周女士(化名)和丈夫听着缅甸那边的电话,心里沉甸甸的,他们连忙答应,又去借钱又去贷款,准备凑20万,把一年多前,被拐到缅甸园区的儿子接回来。 村里人一听有眉目了,孩子有希望回家,自发来到周女士家,拿出钱来捐款,虽然有的人只拿了五块、十块,钱不多,但这也是他们的心意。 当周女士见到自己的儿子时,看到他神情恍惚,走路驼着背的样子,她一阵心疼,双腿都软到不能走路了,只能趴在地上哭喊。 但是好在他们见到了儿子小龙,之后,周女士和丈夫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将儿子带到泰国,让他简单修整几天后,重新跟儿子建立感情。 儿子一年多前,听人说到缅甸能赚钱,他只有17岁,阅历不够,根本不知道那里预示着危险。 之后到那里,搞不出业绩,被对方殴打,小龙被打的遍体鳞伤,只想回家找父母的保护,但面临他的,只有更凶狠的毒打和体罚。 一有给家里打电话的机会,小龙都会无助的哭喊,说着自己的遭遇,让父母解救自己。 父母听在耳中,疼在心上,他们有时候又会失去儿子的消息,但还是希望儿子能尽快找回来。 见到儿子后,周女士想象不出他经历了什么,身上很多旧伤已经增生,形成难堪的疤痕,永久去不掉了。 儿子还经常会撞击墙壁,她知道,这是之前受的体罚,现在即使已经逃离了那个地方,在他心里还有阴影。 一年多前,活泼、聪明的儿子,已经变得精神出现了异常,周女士悲痛欲绝,但还是庆幸儿子找回来了!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讲,这件事该如何认定呢? 17岁男孩小龙被诱骗至缅甸从事非法活动,这一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严重的非法跨国拐骗犯罪,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自由权利,也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 在本案例中,小龙被骗往缅甸,显然是基于对“赚大钱”的错误认知,而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犯罪分子利用了未成年人阅历浅薄、容易轻信的特点,通过虚假承诺将其带离祖国,使其陷入困境。 《出境入境管理法》强调保护公民的出入境安全,防止非法出境情况的发生这个案件中,监管存在漏洞,使得受害者能够轻易被带出中国,反映出边境管理和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小龙被拐走后,遭遇了非人待遇,非法跨国拐骗严重侵害了个人权益,给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还应加强边境管控和预防宣传,同时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 根据《刑法》,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这个案例中,犯罪分子要求周女士支付20万元人民币作为释放儿子的条件,显然属于敲诈勒索。 但周女士一家为了儿子的安全,选择了妥协,这种做法不仅违法,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受害家庭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小龙的精神状态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甚至可能永远不会恢复之前的状态了,社会应当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和援助,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重建生活的希望。 希望所有人都能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他人赚大钱的谎言,更不要跑到国外想“发大财”了! (来源:都市报道《少年17岁被高薪诱骗缅甸电诈园区,受尽毒打折磨!多方解救回家》的报道、) 文|百香果 编辑|百香果
河南,17岁男孩以为到缅甸能赚大钱,被骗到园区诈骗,整日被体罚、殴打,打电话哭喊
豌豆大说法
2024-12-10 19:34: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