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被誉为“灭鼠大王”的邱满囤,竟在一周之内成功消灭了高达35万只老鼠。

酒馆茶色 2024-12-10 15:18:36

1992年,被誉为“灭鼠大王”的邱满囤,竟在一周之内成功消灭了高达35万只老鼠。

(信息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2010.2.25鼠王传奇——邱满囤)

一个响亮的名号——“灭鼠大王”,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邱满囤。

1934年,邱满囤出生在河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给他安排了艰难模式,父母早逝,年幼的他和姐姐邱满芳只能互相扶持,在贫瘠的土地上挣扎求生。

吃饱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为了填饱肚子,邱满囤没少和老鼠抢食,甚至跑到邻村的老鼠洞里“淘宝”。

这段经历虽然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却让他对老鼠的习性了如指掌,练就了一身捕鼠的本领。

他会在瓮缸里设计陷阱,用手灵巧地捕捉偷吃粮食的老鼠,守护着家里那点可怜的口粮,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邱满囤的捕鼠技能不仅让他和姐姐活了下来,也让他在乡邻中赢得了口碑。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鼠患问题依然严峻,老鼠繁殖速度惊人,肆虐田间地头,糟蹋粮食,传播疾病,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1957年,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除四害”运动,邱满囤凭借着自己对老鼠的深刻理解,成为了这场运动中的明星人物。

他不仅自己捕鼠,还教村民们如何设置陷阱、堵塞鼠洞,甚至研制出一些简单的农药。

在邱满囤的带领下,村里的鼠患得到了有效控制,他也因此被冠以“灭鼠大王”的称号。

这次的成功,让邱满囤意识到,灭鼠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份事业,他开始琢磨着研制更有效、更便捷的灭鼠方法——老鼠药。

邱满囤早期研制的老鼠药并不顺利,销路惨淡,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而是不断改进配方,提高药效,同时跑遍全国各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这段时间,他经历了无数次的碰壁和冷眼,但心中的那份执着从未改变。

1981年,邱满囤终于研制出了一款“王炸”产品——一种高效老鼠药,这种老鼠药气味独特,对老鼠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据说老鼠在50米外就能闻到气味,吃下后立马毙命。

这款老鼠药一经推出,便迅速风靡全国,邱满囤也因此名声大噪,1989年,广西鼠患成灾,当地政府邀请邱满囤前往支援。

仅仅一周的工夫,他便成功清除了高达35万只老鼠,一举刷新了灭鼠的纪录,使得“灭鼠大王”的美誉愈发辉煌。

随着名气的增长,邱满囤也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他在家乡河北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和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老鼠药,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一些国外公司也盯上了邱满囤的配方,开出高价想要收购,但都被他断然拒绝,他认为,这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绝不能轻易卖给外国人。

就在邱满囤春风得意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而来,1992年,药品专家汪诚信联合其他几位专家将邱满囤告上法庭,指控他的老鼠药中含有国家禁用的氟乙酰胺,不仅无效,还有毒。

一时间,舆论哗然,邱满囤成了众矢之的,一些地区停止使用他的老鼠药,工厂也受到了检查。

面对质疑,邱满囤并没有退缩,他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名誉,最终,法院判决邱满囤胜诉,专家们公开道歉,但这场风波对邱满囤的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的声誉受损,订单锐减,企业濒临破产。

尽管遭受重创,邱满囤并没有放弃,他花了十年时间,潜心研究,终于在2004年推出了两款新型环保老鼠药和粘鼠板。

新产品获得了政府认证,证明了邱满囤的实力,但是市场早已变了天,他的产品再难回到昔日的辉煌。

晚年的邱满囤依然坚持研发,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为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2018年,这位与老鼠纠缠一生的老人离开了人世,享年84岁,令人惊讶的是,他至死也没有公开自己的老鼠药配方,甚至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这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或许是其中另有隐情。

0 阅读:4
酒馆茶色

酒馆茶色

喝一杯浊酒,品一杯清茶。 读一个故事,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