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当年没受过科班训练,没有名家指导,他怎么会爱上摄影的,又怎么考上北京电影学

黛玉基本法 2024-12-09 05:26:59

张艺谋当年没受过科班训练,没有名家指导,他怎么会爱上摄影的,又怎么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他为了考入北影付出了多少? 第一,表哥是启蒙老师,表哥有一部陕西军工厂产的华山相机,当时只要8元,表哥出去的拍照的时候张艺谋跟着去玩了几次,然后就上瘾了,此前张艺谋没接触过摄影,更谈不上兴趣。 第二,上瘾后没有自己的相机很难受,于是张艺谋从1971年开始省吃俭用攒钱,当时张艺谋月工资36,除去开销,每月能剩几块钱,张艺谋攒了3年,又问母亲拿了一点钱,终于在1974年花186块6买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机。 第三,张艺谋自我感觉要想拍好照片,必须做些理论学习,于是他开始看书,老摄影家前辈薛子江的《风景摄影构图》是他的入门经典,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买那么书,然后他开始大量通过各种渠道借各种摄影理论书籍看,但是因为文化水平低很多都看不懂,为了能随时翻阅随时学习,张艺谋开始抄书,把每一本借回来的摄影书籍都抄下来,这个过程维持了3年,多年后张艺谋回忆,“抄了三年,我似乎懂了一些。” 第四,因为经济条件差,消耗不起相纸和药水,张艺谋每次拍照都反反复复找角度,在华山顶上,在咸阳街头,每拍一张照片都会在拍摄地反复溜达,不单纯是因为要找好的角度,更多是因为没钱不敢浪费底片,但也因此练出了眼光。 第五,拍照开始小有名气后,单位工会经常请张艺谋去参加活动,要多少胶卷、相纸、药水写个报告就行,然后张艺谋经常多报,多出来的就藏起来自己用。 第六,为了学好摄影,张艺谋还积极参加各种美术展览,夯实自己的美学基础,素描、水粉、油画、行草篆隶这些都有过大量练习。 第七,当时张艺谋是单纯的对摄影有兴趣,完全没想过以此谋生, 恢复高考后他也想考大学,但他完全没有想过考摄影系,也不知道有北影这个学校,他先后考虑过考体育学院、美术学院、农学院,就是没考虑过考摄影,是他有个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的工友觉得他的摄影水平很高,建议他去考北影摄影系,多年后张艺谋回忆,“这个工友是我的指路明灯。” 第八,张艺谋兴冲冲的拿着摄影作品去北影报名,尽管北影的摄影老师评价他的照片拍的比老师都好,但是因为年龄超标,还是拒绝了他报名,这时候,又是那个工友给他出主意,让他写信给时任文化部长黄镇,说黄镇毕业于美院,是懂专业的,没准就会因为爱才破格录取他。 第九,张艺谋迅速把自己最得意的一批照片装订成册,准备寄给黄镇部长,但是怎么把信寄给黄镇是个大问题,最后是前妻肖华家里帮了大忙,通过肖家的关系把作品和信送到了黄镇部长手里。 第十,北影一开始拒绝了黄镇部长的建议,不同意录取张艺谋,但是最后张艺谋意外收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得破格录取通知,就这样,张艺谋在没政审、没考试、没体检的情况下进入北影学习,几年后张艺谋听说,当时是黄镇部长拍了桌子,说了九个字,“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北影才勉为其难的允许张艺谋旁听。(大三时又是很大一番波折,张艺谋才转为正式学生,如果没转成功,张艺谋大三就得离开北影) 张艺谋在自传《张艺谋的作业》中详细描述了他怎么踏上摄影之路,怎么考上考上北影,又怎么转型当导演的艰辛过程,从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张艺谋考上北影成为导演虽然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他的勤奋、他的坚持等一些优秀品质,才是他能够成功的真正内核。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所有的一夜爆红,都来源于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积累,张艺谋入学前所面临的困难,远比现在的你遇到的困难多得多,但是张艺谋硬是凭借自己努力,改变了命运。 如果你处在人生低谷,那么这是值得你看的一本书;如果你心里还有梦想,那么这是你必看的一本书;因为这本书里,不但有张艺谋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张艺谋很多失败的教训,还有很多张艺谋家族以及事业上的隐秘往事,这本自传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张艺谋唯一授权自传

0 阅读:6
黛玉基本法

黛玉基本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