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四川一男子开挖机去山里修路时,遇到两个开荒老人,得知周围没有水源,

遥遥谈趣 2024-11-28 15:12:01

11月25日,四川一男子开挖机去山里修路时,遇到两个开荒老人,得知周围没有水源,老人运水吃力,男子免费为老人挖蓄水池。老人之后的一个举动,让男子羞红了脸。网友:这个可以收! 张师傅是个挖掘机司机,常年跑工地,这几天他在四川一个偏僻山里接了活儿,帮人修一段山路。那地方交通不便,吃住全在工地,几天时间下来,他已经对这片山头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每天机械的轰鸣声中,除了偶尔有路过的村民,很少见到人。 有一天中午,张师傅趁着机器加油,站在挖掘机旁抽烟休息。 这时,他看见两个老人从远处的山坡上慢慢走下来,背上都背着一根扁担,左右各挂一个水桶,走路一步一顿,看着很吃力。 张师傅目光顺着他们来的方向一瞅,才发现老人是从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上坡。那条山路狭窄陡峭,路上全是泥沙碎石,稍不留神就可能滑倒。 张师傅盯着看了好一会儿,老人们挑着满满两桶水,几步一停,喘着粗气,终于到了山坡上的一片红薯地。 两人小心翼翼把水倒进地边的水沟,又原路返回。看样子,他们一天得往返好几趟。张师傅觉得奇怪,干农活也见过,但像这样从山脚挑水上山的,确实少见。 他等老人挑完水回来,走过去问了一句:“叔,山上没水源啊?这么远挑水多费劲!” 老人听了停下脚步,摆摆手说:“唉,没办法啊,这山上就没水井,我们种点红薯,没水浇不活,只能一天这样挑。老咯,确实累,但能怎么办呢?”说着,老人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 张师傅听了心里不是滋味,转头看了看周围的地势,心里冒出一个念头。他问老人:“那你们能不能找个地方蓄点水,别一天这么来回跑?” 老人叹口气说:“山上有地方能蓄水,可是没工具,也没人会挖。再说了,这种事,哪能麻烦别人啊?” 张师傅点点头没再说话,但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下午干完活,他没急着走,而是开着挖掘机往老人的地头去了。 他找到老人,说:“叔,咱用挖机在这儿挖个池子,能存点水,这样你们以后不用天天下山挑水了。”老人赶紧摆手:“哎呀,不用不用!你是来修路的,这种事不敢麻烦你。” 张师傅笑了笑:“不麻烦,挖机闲着也是闲着,我几分钟就搞定。” 不等老人再推辞,张师傅就发动了挖掘机。 轰隆隆几下,一个宽敞的小水池就在地头挖好了。他还顺便帮老人引了个小水沟,方便以后接山脚的水源。老人站在一旁看着,连声说谢谢,但表情还有点不好意思。 第二天,张师傅又忙了一整天。快收工时,他刚关掉挖机,忽然看见昨天那两个老人气喘吁吁地走过来,手里还提着一袋红薯。老人把红薯往他车边一放,说:“小伙子,这点红薯是我们地里刚挖的,你拿回去尝尝。” 张师傅连忙摆手:“这怎么好意思?我就是顺手帮个忙,不用给东西的。”可老人执意不肯,非要他收下,嘴里说:“小伙子,这点心意你就别推了。我们也没啥值钱的东西,地里就产这个,权当谢你了!” 看着老人坚持的样子,张师傅最后只能接过红薯,嘴里嘟囔着“那我就收了,但下次真别这样。”其实心里既感动又有点不好意思。 这个小小的蓄水池,很快就让老人们的生活轻松了许多。以前每天挑水上山是个苦差事,现在只需要定期从山脚接水,其他时间就可以专心干活了。 村里人听说后也纷纷夸张师傅心好,说像他这样的热心人不多见。 事情在网上传开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人说:“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还有人感慨:“其实挖机师傅做的事情不大,但对老人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还有网友调侃:“收红薯就对了!这种谢礼又实在又温暖。” 在我看来,张师傅的行为说明一个朴素的道理——举手之劳,也能给别人带来巨大的便利。帮助别人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小小的善举往往更让人感到温暖。希望这样的故事能多一些,让更多人感受到人情的美好。 信息来源:绵阳日报,2024年11月25日,男子开挖机修路时遇种地老人,得知老人运水吃力,免费为其挖蓄水池。当事人:老人坚持送我一袋红薯,怪不好意思的…

0 阅读:62
遥遥谈趣

遥遥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