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一对母子在餐厅吃完饭准备离开,起身时被旁边的一位老大爷叫住,大爷询问他们能不能把没吃完的剩菜给他,母子发现这位大爷只点了一份米饭。母亲严词拒绝了大爷的请求,可之后母子俩的做法却令大爷泪流满面。 一家小餐厅,时间是中午,里面坐着不少人。大堂里靠窗的位置,李女士和儿子正准备结账离开。桌上还剩了一些菜,有两三块红烧肉,一点青菜,还有半盘鱼。 吃饭的人多,店里不算安静,但就在他们起身时,旁边的一位老大爷叫住了他们。 老大爷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绿色夹克,看起来年纪不小了,头发全白了,身板倒挺直。 他问李女士:“这菜你们吃完了吗?要是不要的话,可以给我吗?”李女士一愣,低头看了眼桌上的剩菜,又抬头看向大爷桌上那碗孤零零的白米饭。 她顿了几秒,说:“不行,剩菜我从来不随便给别人。”语气很直接,没有多余的话。 儿子站在一旁没吭声,李女士说完话就拉着他去结账了。大爷没再说话,低头继续吃他的米饭。 事情到这里,旁人可能以为这就结束了。可结账后,李女士的儿子没有跟着她直接出门,而是走到柜台点了一份三菜一汤。他让服务员把菜打包好,然后拿着袋子回到大爷的桌边。 大爷抬头看着他,有些愣住了。 “这是给您的,热乎的,赶紧吃吧。”他说。 大爷先是摇头,嘴里说:“不行不行,我不能要你的东西,我就吃米饭挺好的。” 儿子没听大爷推辞,直接把袋子放桌上,说:“没事儿,我多点了一份,我妈不让给您剩菜,这菜新点的,您放心吃。”语气轻松,像是聊天一样。 旁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纷纷把目光投过来。大爷愣了好几秒,眼圈突然就红了,手哆哆嗦嗦地接过袋子,嘴里说着“谢谢,谢谢”。他说话声音很轻,但看得出来是真心感动了。 大爷打开饭盒时,儿子已经转身走了。他快步追上门口的李女士,两人一起出了餐厅。 这事儿看起来不复杂,但细想却有些意味深长。李女士当时为什么拒绝大爷的请求? 她的想法很简单,不想把剩菜给别人,觉得不卫生,也怕别人吃了不舒服出问题。但她儿子的举动却让人眼前一亮: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也没有当场跟母亲争辩,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做了件温暖的事。 其实,李女士的儿子从小就有一颗善心。小时候在学校,他经常拿自己的零花钱帮同学买文具;大学时,他还参加过公益活动,给山区的孩子送书。 这次帮大爷,他也是顺手而为。母亲严词拒绝的时候,他没有当面反驳,而是选择用行动表达自己的善意。 他可能明白,尊重母亲的同时,依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 大爷的眼泪不是因为一顿饭,而是因为那份体面。人可以穷,可以吃白米饭,但那一份新鲜的三菜一汤让他感受到了温暖。被尊重的感觉,比什么都重要。 网友评论 “这个年轻人做得真好!给了帮助,又没有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这才是真正的善良。” “母亲的想法也能理解,但儿子处理得更有智慧,一顿饭换来了温暖和感动。” “现在有这种善心的人不多了,这位小伙子做的事让我相信,社会还是充满了爱心。” 我的看法人活着,难免遇到困难的时候。对于每个人来说,一点小善意可能就是别人一整天的温暖。母亲有她的顾虑,这无可厚非,但儿子的行动让人看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善良:不单是给予物质帮助,更是给予尊重。这样的善良,不仅温暖了别人,也让人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年轻一代身上的传承。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2024-11-24《大爷问母子要剩菜小伙给他重新买了2菜1汤,妈妈:大爷只点了一个米饭》)
2024年11月24日,一对母子在餐厅吃完饭准备离开,起身时被旁边的一位老大爷叫
遥遥谈趣
2024-11-26 16:54: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