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师要求参加一人258元的研学活动,去附近的动物园,22名学生不愿报名,老师群内指责家长“价值观有问题,孩子不合群”,家长大怒,发到网上吐槽,教育局已介入! “到底是孩子不合群还是家长价值观有问题?家长们多为孩子考虑一下!” 11月10日,常先生(化名)看到班主任在群里发的消息,指责了一通家长,要求他们给孩子报名去动物园研学。 但老师言辞激烈,称全校9个参与研学的班,就自己班里出现了没人报名的情况,14个报名学生,22个不报名就是不合群。 常先生问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表示自己去过好多次动物园了,好多同学都不想去,而且之前说了是自愿的,他还是不想去。 常先生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没有报名,被老师这样说,他气愤不已。 愤怒的把老师的话截图发到了网上,吐槽老师太过分,认为老师就是在卖力的收钱,还阴阳怪气的说家长。 在他看来,老师这样卖力的拉人头收钱,就是为了拿回扣和奖金,报名的人少了,老师手里的钱就少了,而且活动说好的自愿,现在倒是称强制的了。 一名学生收258元,虽然看起来不多,但已经组织了好几次,他都觉得这是敲诈了,老师却以不让孩子出去学东西为由,道德绑架了家长。 常先生还表示“给你打码是给你面子,下次就不会打码了!” 班里有一大半的学生没有去,老师这样说确实不合适了,作为一个老师,感觉选择报名的才是“不合群”。 没想到,常先生的视频火了,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孩子也在参加研学活动,一次就得好几百! 还有人表示,自己孩子报名花费上千,但是好几天的活动,孩子回来也很开心! 但很多家长对此表示不理解,觉得如果真要让孩子学到东西,就得去更有意义的地方,否则就是变相收费。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讲,这件事该如何看待呢? 老师在为研学的事收费时,因为家长的不配合,在家长群中的言论可能构成对家长名誉权的侵害,同时也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对他人的名誉权造成侵害,老师则是直接攻击了家长,认为他人的价值观也有问题。 老师在家长群中指责“价孩子不合群”,这种言论不仅带有明显的负面评价,还会让别的学生歧视这些没报名的学生,给他们带来一定压力。 还可能会对家长的社会评价造成不利影响,涉嫌侵害家长的名誉权。 老师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学生在学校受到同龄人的排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老师应当停止不当言论,并向家长道歉。 教师应当以专业和理性的态度处理学生事务,避免因个人情绪而对学生和家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简单的集体活动参与率。 虽然研学活动最初声明为自愿,但老师在家长群中发表的言论,明显会让家长和学生感到不适,更有抵触心理。 学校了解情况后,很快对此事进行了调查,确认老师确实存在不当言论,目前老师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和家长道歉,双方已经达成了和解。 (来源:抚州发布2024年11月12日关于《因部分家长拒绝参加研学活动,被班主任说不合群质疑价值观有问题引发热议》的报道) 文|百香果 编辑|百香果
杭州,老师要求参加一人258元的研学活动,去附近的动物园,22名学生不愿报名,老
豌豆大说法
2024-11-13 12:11: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