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调侃骗子半小时的精明妈妈,到头来还是被骗了20多万!10月22日,湖南湘潭的陈

兰亭说事 2024-11-01 10:17:11

曾调侃骗子半小时的精明妈妈,到头来还是被骗了20多万!10月22日,湖南湘潭的陈先生,突然收到母亲的紧急通知,让第一时间打7万块钱过去,警惕性极高的他,随口多问了两句,才发现其中大有蹊跷,哪怕是紧急制止了母亲后续行为,可还是被骗不少,事后陈先生直接梳理出了,“电诈的七部曲”。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彭女士是一名资深白领,平日工作繁忙。某个周末,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投资理财平台的客户经理,热情洋溢地向她推荐了一款"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彭女士起初并不以为然,但对方口若悬河的介绍和专业术语的运用,渐渐打消了她的戒心。在对方的引导下,彭女士下载了一款小众聊天软件,和所谓的"交易平台"。 进入平台后,彭女士被拉进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投资群。群里时不时有人晒出收益截图,讨论着各种投资策略。这种氛围让彭女士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感,仿佛错过就会损失巨大。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彭女士小额投资了几次,每次都能顺利获得回报。这进一步增强了她的信心,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稳赚不赔的"金矿"。 就在彭女士准备大举投资时,平台突然传来"限时抢购"的消息。在群内火热氛围的裹挟下,彭女士顾不上细想,一次性投入了20多万元。然而,当她想要提现时,却发现账户无法操作,客服也失去了联系。 与此同时,另一位受害者王女士的遭遇也颇为类似。不同的是,王女士是通过朋友介绍,接触到了一款名为"养鸡"的APP。这款APP声称用户只需投资购买虚拟鸡苗,就能获得真实的鸡蛋收益。 为了增加可信度,诈骗团伙甚至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投资者参观了一个真实的养殖场。这一举动彻底打消了王女士的顾虑。 在尝到小额投资的"甜头"后,王女士逐渐加大投资力度。然而,当她准备提现9万元时,却遭遇了和彭女士一样的困境。 这两起案件暴露出,电信诈骗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家人往往不知情。无论是彭女士还是王女士,都未曾向家人提及自己的投资行为。这种隐蔽性为诈骗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 警方调查发现,这两起案件背后都有一个成熟的诈骗链条,他们遵循着所谓的"电诈套路七部曲":获取用户信息、建立联系、营造假象、给予小甜头、营造赚钱氛围、诱导大额投资,最后在得手后迅速失联。 这种精心设计的骗局,利用了受害者的心理弱点。彭女士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不易上当;王女士则认为这是一个无损赚小钱的机会。正是这种自以为是的心理,让她们放松了警惕。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据统计,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受害群体也越来越广泛,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从普通职员到高知群体,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面对如此猖獗的电信诈骗,专家们给出了一系列防范建议。首先,建议设置非联系人电话静音或拒接,减少被骚扰的可能性。其次,家人之间要多关心彼此的财务状况,特别是要关注老年父母的资金动向。 此外,制定家庭财务纪律也很重要。例如,可以约定大额资金转账,必须经过家庭成员共同商议。对于老年人,子女更应该主动承担起,呵护父母钱财安全的责任。 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要打破"天上掉馅饼"的错误心理。正如一位资深刑侦专家所言:"在金融领域,没有无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一旦遇到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机会,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类电信诈骗案件涉及多项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如果诈骗团伙构成犯罪集团,还可能涉及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对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的行为,还可能构成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罪。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人遭遇电信诈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同时,要配合警方调查,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以便尽快侦破案件,挽回损失。 电信诈骗就像一场看不见的战争,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遏制。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家人间的沟通和互相监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抵御这个无处不在的"隐形杀手"。

0 阅读:35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