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秦灭了六国?

迈凌聊文学 2024-10-29 16:42:21
我的私人书单 秦王嬴政之所以能在十年时间内灭六国、统一天下,不过是一代代老秦人励精图治,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水到渠成的事。 风长眼量的《从秦皇到汉武1——秦灭六国》一书用干净利落的笔触,精彩地叙述了从第一个秦人非子受封秦邑建立部落,从偏安一隅到称霸天下,600年时间里,秦人不断东进,进而统一全国的历程。 秦在统一之路上,有几步尤为关键。 如秦开越过陇山建都,将都城由秦邑迁到汧邑后来周幽王烽火报警,秦成为第一个勤王的,因此受封伯爵。 秦国一步步东进,但东进的势头被晋国狠狠遏制。在崤之战惨败于晋。秦穆公不得己将战略目标转移到西部,并用美人计打败强悍的绵诸戎,进而控制西和,称霸西戎。 三家分晋,压制秦国100年的晋国被一分为三,秦军东进的强敌由晋国变为魏国。可是,魏国经过变法,实力比秦国想象的要强得多。面对吴起,秦国丟失了整个河西。 接下来,秦经历了“四代乱政”。但就算内忧外患,秦在这一时期仍完成重夺汉中的壮举。 真正让秦变强的标志性事件是商鞅变法,秦国实行军功爵制,作战能力大为提升。秦国的军功爵位制的封赏程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低爵位都能拿到田一顷、宅一套,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虽然很多人觉得这个奖赏很离谱,但还是愿意付出性命来赌一把。其实多数人要么在获得低级别爵位前战死,要么在追求更高爵位时战死。但在此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军功爵位制一直激励着关中秦人拋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地奉献着青春和生命。 战神白起诞生,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战国斩首数屡破纪录,长平之战奠定一统趋势。 长平之战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从王龁对廉颇,到白起对赵括,这场仗打得异常激烈。以前,一直以为是因为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了廉颇才导致了赵军的失败。其实,被司马迁大加赞赏的赵括也是不差的。他以20余万的伤亡损失换取了秦军近30万的损失。赵括的失败,不仅因为面对的是改变战国局势的战神白起,还因缺乏赵王后续实质的支持。年轻的赵孝成王比之老谋深算的秦昭襄王,确实判若云泥。 白起被称为“人屠”,遭人诟病。在长平之战,在赵括身死降敌之时,秦军损失是惨重的。20万赵军降卒全部被秦军或杀或坑,终极目的,还是军功爵位制。 接下来,就是王翦王贲父子的主场。 本书对战争的叙述尤为精彩,看得人热血沸腾又酣畅淋漓。

0 阅读:8

评论列表

江湖百晓生

江湖百晓生

2
2024-10-30 03:25

秦不灭六国,天理难容[哭笑不得]历时一百三十余年,七代人的努力,不成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