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也是公知?他批判蒙恬抗击匈奴,背后目的何在     蒙恬作为民族英雄,以驱

浩然说文史 2024-10-23 22:39:45

司马迁也是公知?他批判蒙恬抗击匈奴,背后目的何在     蒙恬作为民族英雄,以驱逐匈奴而闻名。但对他的评价,司马迁却大加贬斥,将之称为“不知强谏、阿意兴功”。司马迁为什么这么说?    秦始皇死后,扶苏、蒙恬亦被逼自杀。关于蒙恬,《史记》在正文中大量描写蒙家的忠义。但在评价中,司马迁又批评蒙恬,他说,秦灭六国,各国经历百年战乱早已疲敝,“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chōu”。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还要驱逐匈奴、修筑长城,浪费民力,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不体谅百姓疾苦,“阿意兴功”,落得自杀的下场,实属活该。    《史记》记载,汉武帝时期主父偃劝汉武帝停止讨伐匈奴时,引用了李斯劝阻秦始皇讨伐匈奴的话。李斯将讨伐匈奴的弊端说的一清二楚,奈何蒙恬等军将为了军功还是决心出兵。由此将李斯的远视和蒙恬的短视对比,这也成了蒙恬“不知强谏、阿意兴功”的罪状。但南宋吕祖谦等人考证后发现,李斯是完全赞同秦始皇“北逐胡貉mò”的,所以司马迁在主父偃劝汉武帝的描写中,有夹带私货的嫌疑。    东汉王充最先公开批判司马迁的判断,他认为蒙恬在浪费民力上固然有错,但从大方向来看,他保护了北境乃至全国百姓。此后王充举例,司马迁自己帮李陵说话却遭到腐刑,因为你受到处罚,这能说你错了吗?同样,你能因为蒙恬自杀而说他昔日的行为是错的吗。“己无非,则其非蒙恬,非也”。    今天认为,司马迁对蒙恬传记正文的描写的确客观,但对蒙恬的评价却有失偏颇。因为汉武帝时期也在征伐匈奴,也浪费了大量人力,使得“男子不得修农亩,妇人不得剡yǎn麻考缕”。在这种背景下,帮助秦始皇驱逐匈奴的蒙恬成了反派,司马迁想借蒙恬之事,向汉武帝谏言停止征伐匈奴。 参考文献 宋超《蒙恬再评议》,《秦文化论丛》2006年13期。#历史冷知识#

0 阅读:47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