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永远都不会是中国的一部分”,话音刚落,67岁的郑惠中,慢慢走到“文化部长

陈志华观世 2024-10-09 19:02:30

“台湾永远都不会是中国的一部分”,话音刚落,67 岁的郑惠中,慢慢走到“文化部长”郑丽君面前,出手就是一巴掌!在场的宾客都愣住了!这场公开掌掴可不是电视剧里的桥段,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郑惠中为什么这么激动? 2019年1月22日,台北市内一间金碧辉煌的宴会厅里,台湾演艺界人士济济一堂,参加一年一度的"关怀演艺人员春节餐会"。 本该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场合,67岁的台湾老牌演员郑惠中,却面色凝重地走上前台,对着正在发表演讲的台湾"文化部长"郑丽君,猛地扬起手掌,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啪"的一声脆响,回荡在整个宴会厅里,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一巴掌,不仅打在了郑丽君的脸上,更是打在了所有支持"台独"、推动"去中国化"人士的心上。 郑惠中出生于1952年,父亲是一名从大陆来到台湾的老兵。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亲带着对祖国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来到了台湾这片陌生的土地。尽管生活艰辛,但父亲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也将这份情怀深深地烙印在了年幼的郑惠中心中。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郑惠中从小就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常常听父亲讲述大陆的故事,描绘家乡的山水,吟诵古老的诗词。这些美好的记忆,构筑了郑惠中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长大后,郑惠中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和敬业的态度,在台湾演艺圈闯出了一片天地。她出演过多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和电影,是观众心目中的实力派演员。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郑惠中越发感到一种使命感在心中萌生——她希望能为两岸的和平统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台湾岛内"去中国化"的声音越来越大。一些政客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否定两岸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甚至公开宣扬"台独"言论。这些行为,深深地刺痛了郑惠中的心。 郑丽君就是其中最为激进的代表之一。作为台湾"文化部长",她多次公开发表"台湾永远都不会是中国的一部分"等言论。她支持"去蒋化"、"去中国化",主张废除蒋介石纪念堂。这些言行,在郑惠中看来,无异于背叛中华民族的历史,否定两岸共同的文化根源。 2019年1月22日那天,当郑惠中听到郑丽君再次宣扬"台独"言论时,多年来积累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她无法忍受这样的谎言继续毒害台湾的下一代,于是做出了那个震惊全场的举动。 这一巴掌,让郑惠中瞬间成为了舆论的焦点。支持者称赞她是爱国志士,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反对者则指责她行为粗暴,有违法治精神。但无论如何,这一事件都在台湾社会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让更多人开始思考台湾的未来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事后,郑惠中被起诉,但最终法院考虑到她的年龄和悔过态度,判处了缓刑和社区服务。然而,郑惠中并未因此退缩。相反,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她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呼号的决心。 从那以后,郑惠中开始频繁地举办讲座,到处宣讲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她呼吁台湾民众不要被一些政客的谎言蒙蔽了双眼,要认清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 在一次讲座中,郑惠中动情地说道:"我们和大陆同胞说着同样的语言,写着同样的文字,过着同样的春节。我们的祖先来自同一片土地,流淌着相同的血脉。怎么能说我们不是一家人呢?" 她的真挚情感打动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很多原本对祖国历史文化知之甚少的台湾青年,通过郑惠中的讲述,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根源,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然而,郑惠中的行动也遭遇了不少阻力。一些"台独"分子对她进行人身攻击,甚至威胁她的人身安全。但这些都没有动摇郑惠中的决心。 郑惠中的坚持,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许多台湾民众开始重新审视两岸关系,思考和平统一对台湾发展的重要性。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演艺界人士,也开始公开表达对祖国统一的支持。 在郑惠中的影响下,一个名为"文化连结两岸心"的民间组织应运而生。这个组织致力于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和情感联系。他们组织两岸青年共同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举办诗词会、书法展等活动,让更多台湾青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郑惠中的这一巴掌,不仅惊醒了台湾,也唤起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和民族认同。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共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环球网——郑惠中为呼巴掌向郑丽君致歉 但强调“不会为去蒋化道歉”)

0 阅读:52
陈志华观世

陈志华观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