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是养不动他了。”2017年,广东83岁老太太将60粒安眠药碾碎后放进粥里,用勺子一口一口喂给瘫在床上的儿子,确认儿子没有呼吸后,老人擦了脸上的泪,准备自首。 30年前,王宛兰正在医院产房等待她的第二个孩子降生。然而,她的二儿子黎国恩,出生时就被诊断患有智力障碍。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击碎了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 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随着黎国恩慢慢长大,他的身体状况不断恶化。在他5岁那年,医生又给出了一个更为沉重的诊断:肌肉萎缩症。 这种病会导致肌肉逐渐无力,最终可能影响呼吸和心脏功能。 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许多人劝王宛兰将孩子送到福利院。但每当她看到儿子那双纯真无邪的眼睛,她舍不得。 这个决定,注定了她此后数十年的人生轨迹。 为了能够全身心地照顾黎国恩,王宛兰毅然决定提前退休。她的生活从此围绕着儿子转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清晨,王宛兰总是第一个起床。她要为儿子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细心地将食物切成小块,以便于他咀嚼吞咽。接着是洗漱、换衣,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对黎国恩来说都是一项挑战。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宛兰的黑发渐渐被白霜覆盖,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但她对儿子的爱,却从未减少半分。 然而,在黎国恩30岁那年,王宛兰的丈夫因病去世。 失去了生活的支柱,王宛兰一度陷入绝望。但看到儿子需要照顾的样子,她又重新振作起来。 从那时起,王宛兰独自承担起照顾儿子的全部重担。她拒绝了亲戚朋友将儿子送到福利院的建议,坚持要亲自照顾黎国恩。 岁月无情地流逝,王宛兰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她的腰背开始弯曲,双手常常颤抖,但她依然坚持照顾儿子的一切起居。 王宛兰开始思考一个她一直逃避的问题:如果有一天她真的无法照顾儿子了,黎国恩该怎么办? 这些念头如同梦魇,日日夜夜折磨着王宛兰。她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常常会对着空气自言自语。 邻居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王宛兰老了,精神出了问题;也有人说她被儿子拖累,活得太辛苦了。 但没有人知道,在王宛兰的内心深处,一个可怕的想法正在慢慢成形。 2017年,王宛兰已经83岁高龄。每天照顾儿子对她来说越来越吃力。有时候,她甚至会忘记自己是否给儿子喂过药。 4月的一天,王宛兰在社区医院做例行体检。医生告诉她,她的身体状况正在迅速恶化。 回家的路上,王宛兰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医生的话。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没有多少时间了。 就在那一刻,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闪现:如果...如果她能带着儿子一起离开这个世界,是不是就不用担心他的未来了?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如同附骨之疽,难以摆脱。王宛兰开始整日惶恐不安,她知道这个想法是多么的可怕,但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思考这个"解决方案"。 "如果...如果我们一起离开,是不是就能永远在一起了?"王宛兰喃喃自语,泪水不知不觉中流了下来。 黎国恩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悲伤,伸出手轻轻碰了碰王宛兰的手。这个简单的动作,让王宛兰的心更加纠结。 她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 5月9日这天,王宛兰起得特别早。她像往常一样准备早餐,给儿子洗漱、换衣。但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郑重。 王宛兰转身走向厨房,她的手在颤抖。从柜子深处,她取出了一个小盒子。盒子里装着60粒安眠药,这是她多年来积攒的。 她将药片倒出来,用勺子一点点碾碎。每一下,她的心都在抽痛。 "对不起,国恩...妈妈只是不想你受苦..."王宛兰低声呢喃,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将碾碎的药粉倒入热腾腾的米粥中,仔细搅拌。然后,她深吸一口气,端着粥走向儿子的房间。 "来,国恩,趁热吃。"王宛兰的声音异常温柔。她一勺一勺地将米粥送入儿子口中,就像过去无数个日日夜夜那样。 黎国恩慢慢地吃着,脸上带着幸福的表情。他不知道,这将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餐。 当最后一勺米粥被吃完时,王宛兰紧紧抱住了儿子。她感受着儿子的体温,聆听着他的呼吸,泪水无声地流下。 终于,黎国恩的呼吸完全停止了。王宛兰颤抖着手,检查了儿子的脉搏。确认儿子已经离世后,她跪倒在地,放声大哭。 哭声惊动了邻居。当人们破门而入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幕:83岁的老人伏在已经没有生命迹象的儿子身上,痛哭不已。 警察很快赶到了现场。面对警察的询问,王宛兰平静地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王宛兰的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人谴责她的行为,认为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行;也有人同情她,认为这是一个被逼到绝路的母亲的无奈之举。 你觉得呢?
“我实在是养不动他了。”2017年,广东83岁老太太将60粒安眠药碾碎后放进粥里
陈志华观世
2024-10-09 12:43:11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