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常宁村的一个小伙接到远在台湾的叔叔的电话,叔叔说:“我没有钱,你愿意为我养老送终吗?” 2019年,湖南常宁村的小伙子邓友爱,意外地接到了一个来自台湾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他的叔叔邓雪桂,声音中带着岁月的沧桑。“友爱啊,我现在手头紧,你能不能帮我养老送终?”叔叔的话,让邓友爱心里五味杂陈。 在中国,家,这个字眼儿,重得跟山似的,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咱们常说“落叶归根”,那不只是对老家的一份想念,更是对亲人、对血脉的一种深深依恋。就像老话说的,“树再高,叶子也得回到树根底下”。不管你走得多远,那份对家的感情,是怎么也割不断的。 现在,这位在台湾的老兵叔叔,到了晚年,想起了远在湖南的亲人,向邓友爱发出了求助的信号。这不仅仅是一个电话,更是一份跨越了千山万水、隔了半个多世纪的情感呼唤。 邓友爱一听这电话,心里头就像被什么揪了一下。他想起小时候,关于这位大伯的点点滴滴,那些模糊但又温暖的记忆,一下子都涌了上来。这通电话,让他感受到了亲情的重量,也让他开始思考,自己能为这位远在他乡的叔叔做些什么。邓雪桂,一个湖南常宁村的普通农民,家境贫寒让他踏上了国民党的征途,心里怀揣着战争结束就能和家人团聚的梦想。但世事难料,解放战争后,他却被留在了台湾,与家人分隔两地。1947年,他冒险请假回家,向母亲承诺会尽快归来,可这一走,就是几十年的漫长等待。家里人都以为他不在了,母亲更是带着无尽的思念离世,只留下一座衣冠冢,寄托着最后的哀思。 直到1987年,一个好消息传来,邓雪桂的战友回到了大陆,带回了他的消息。听说家人还在牵挂自己,邓雪桂不顾身体的病痛,立刻踏上了回家的路。然而,当他站在母亲的墓前,才发现一切都已经晚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他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 和弟弟妹妹的重逢,让邓雪桂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在台湾的这些年,他一直孤身一人,没有成家,也没有孩子。弟弟妹妹心疼他,想让他回大陆养老,但繁琐的手续和邓雪桂不识字的问题,让这个想法难以实现。 尽管如此,邓雪桂还是珍惜每一次回大陆的机会,享受家人的温暖。但每当离别来临,那份孤独感又会再次笼罩心头。特别是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离去,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终于,在96岁的高龄,邓雪桂做出了决定,他不想再忍受这种孤独。他给侄子邓友爱打了电话,提出了想回家的愿望。邓友爱听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筹备大伯返乡的事宜。他亲自前往台湾接回了大伯,还翻新了家里的房屋,添置了新家具,只为了让大伯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安享晚年。邓友爱心里明白,虽然和大伯接触不多,但从长辈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中,他感受到了大伯的深情厚谊。大伯总是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资助他们一家。这份恩情,邓友爱铭记在心,无论是血缘的纽带,还是内心的感激,都让他决心为大伯的晚年生活尽一份力,直到送他最后一程。他的这份心意,不仅温暖了大伯的心,也让周围的人深受感动,其中就包括邓雪桂这位老兵,他仿佛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
2019年,湖南常宁村的一个小伙接到远在台湾的叔叔的电话,叔叔说:“我没有钱,你
访枫说人间百态
2024-10-04 17:05:52
0
阅读: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