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股市牛不牛的思考,应对。 15%是不够的,人造牛市让股民获取资产性财富刺激消费,还能让上市公司取得合适估值,避免被外资低价格买入,毕竟现在美联储降息,资金需要寻找新目标。人造牛市也是有可能带动消费市场,尽管都知道股价涨多了要下跌,但是没有变现的账户资产增值仍然会以为自己钱多了,消费就会更大方点,消费冲动是人的天性,这不是坏事,人类行为就是依靠“故事”延续。 三年多的下跌确实有一些上市公司估值偏低了,如果经济形势趋暖,牛市是可以出现并持续。但是过程是曲折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散户往往是扛不住短期诱惑的,也不一定能选出引领板块。股市个股众多,不会齐涨齐跌,甚至有些股票还要走低。政策向股市注入资金肯定是短期行为,不足以支撑牛市,牛市是需要上市公司经营利润为支撑,现在的刺激方案只是带动人气、估值恢复,并由此渡过经济难关,降低人的痛苦。后期还是要观察经济形势变化,没有业绩支撑的上涨只能是换一波人套牢。当然,股市波动就是机会,赚到钱留得住就是赢家。不要忘了,每一轮行情都需要有买单的人。 2020年之前20年的房地产是解决民生需求,也是刺激经济的工具,2021年以来股市下跌源于世界经济衰退,引发的房地产泡沫破灭进而消费降温更是雪上加霜。现在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不景气将持续而且不可能再出现辉煌。管理者第一次把股市做为经济启动的工具(美国2008年这么干过,政府也就能用地产+股市,中国股市9.24之前股市空悬经济之外,经济锚定房地产),效果还是要观察,股市的持续性需要经济回暖,就是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提高,EPS高才能分红多,这是真正的投资回报。从强大的政策能力角度考虑,成功率较高,毕竟央行入场意味着股票无限抵押带来无限资金流,央行是最有钱的,可以把低估值股票都买回来,“资产性收益”可能会成为常见“话题”。房子价格上涨是虚幻资产性收益,股票价格上涨也是虚幻资产性收益,但是人们真的会幻想自己是有钱人,真的会提高消费,进而真的提高劳动收入,真的会提振经济,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财富效应。如果国家运气好,十年牛市,国家需要时间,时间是朋友,在此过程中,会有人巨亏也有人大赚,人造牛市只是财富重新分配。 对行情也不必太担心,撤出去的外资重新回来的入场成本应该沪深300指数3600点。至少知道底在哪里了,底部夯实才是底部,需要在3600~4000之间波动换手充分,舞台搭建牢固了才有人敢在上面跳舞。结论是,沪深300指数3600点可能成为底部,股指在其上运行,能不能出现牛市要看政策能不能改变消费行为,经济能不能回暖。价值投资者不需要预测短期涨跌,我一贯认为政策可以改变股市短期涨跌但是不能影响股市长期运行规律。长期向好是确定性的就持股收息,经济形势不回暖则大牛市出现概率并不大,只能有局部强势板块,中证800成分股有上涨潜力,小盘股很难大涨内含陷阱,题材股只是换一波人套牢,操作的核心就是不要做“接盘侠”,在路上行走要观察路况。 具体操作,24年7月9日开始加仓,至9月12日已经满仓,并且开始少量融资操作。9月25日周三开始减仓,平仓融资盘、减仓指数基金,个股减掉一些吉林敖东留一点不交易了,9月27日周五降低到九成仓位。持仓股票不再操作,都是长期持股计划。因为减仓过猛(条件单被扫掉),又买回一点股票,中国银行大秦铁路上港集团几只呆股无聊时偶尔操作,量少盈亏对总收益有限,主力是围绕沪深300ETF操作,做减仓或加仓,如果出现牛市自己的选股跑不赢大盘,打不过就加入,跟着大盘跑。两只目标中小盘股湖北能源雪天盐业价位偏高,暂时不会操作。长远一些考虑,经营稳健的国企缓慢恢复合理估值还是有希望的,尤其是破净的国企。
对于股市牛不牛的思考,应对。 15%是不够的,人造牛市让股民获取资产性财富刺激消
古道亦无尤
2024-09-29 16:05:47
0
阅读:148
不负时光
正确。人造牛市还是需要股市业绩和分红增加,否则哪里涨上来的,就摔会回哪里,而且摔得更低。
tb1107186972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