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铁匠朱其升看到家家户户都挂上了毛主席头像,他竟然张口告诉妻子毛主席是他的好弟弟,此言一出,妻子顿时大惊失色。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大家为了感谢毛主席,纷纷买来毛主席的画报贴上以示心中的感激。 这件事情成了中国大地上大家不谋而合的共识。 当然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大多还不知晓此事。 针对此事,在湖南省大冶县的一个铁匠竟然说出了一句惊掉大家下巴的话。 那天,他像以往一样去上工,可就在不远处的棚子下面,他竟然看见了一张无比熟悉的脸。 那张画报很大,只见他突然愣住,随即睁大眼睛仔细查看。 随后又看了看画像周围的自己,随即拍着腿反应过来。 他大声地念叨着这是我的润之兄弟。 直到好兄弟出现的成就这么大,他瞬间热泪盈眶。 他的泪并非是好兄弟当官,而是这是曾经他们参军时的愿望——造福百姓。 现在的毛主席竟然就是曾经的好兄弟,他做到了。 没过多久,朱其升便大步奔回家激动地告诉妻子。 只见他大口喘着粗气,面脸笑意地告诉妻子毛主席是他的结拜兄弟。 听到此话的妻子立马变了脸色,随后直接用手捂住他的嘴,连连表示他疯了。 看到妻子不相信,朱其升给妻子细细地追忆他们的故事。 原来,当时的朱其升为了混口饭吃便参了军,随后加入彭友胜的班内。 因为朱其升是个老实人,在军中非常能干,训练也是最能吃苦的一个。 所以很快便在彭友胜的推荐下成为上士。 当时与毛主席相识是因为武昌起义爆发,当时的毛主席与一众学生想要加入革命队伍。 要说这学生参军本就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不愿意成为学生军。 他认为既然革命就一定要加入正式的革命军队伍中。 但因当时有规定,学生军想要成为革命军必须要有人做担保。 可当时还是学生的毛主席哪儿有人能担保,于是只能一直向长官请求。 谁成想,当时的这一幕恰巧被朱其升看见。 他眼看着这个有文化的年轻人有如此大的决心与魄力,随后便与毛主席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通过交流,朱其升从毛主席的话语中听到了想要为国做贡献的那股劲头。 于是便引荐给当时的彭友胜。 彭友胜也感受到了毛主席身上那十足的力量,加上有朱其升愿意做担保,随后便收了他。 在毛主席进入队伍后,朱其升对他非常的关照,不惜将自己的衣物尽数送给毛主席。 对于一些战斗经验也是尽数相传。 而毛主席因为有文化,所以也时常给朱其升讲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随后的军中生活,毛主席、朱其升、彭友胜三人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他们共同的目标与理想,所以在毛主席的提议下三人进行结拜。 在之后的革命道路上,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着共同度过。 直到1912年4月,孙中山与袁世凯和解,他们所在的部队就地解散。 之后的三人便各奔东西,朱其升前往家中重操旧业做起了铁匠。 要说这朱其升妻子为何不知此时,那是因为朱其升从未提起。 回到乡下成为一个铁匠的他认为每时每刻都应该向前看,迎接美好的生活。 他不愿再与他人提起那艰苦的岁月。 直到看到好兄弟现在成为人人拥戴的主席,他非常高兴,才再次提起这件事。 随后的他在多人的怂恿下给主席写信。 可能因为中间邮寄或者格式的问题,通通没有收到回信。 直到在一位老师的指导下,他才再次寄出那封带着满满祝福的信件。 其实朱其升心中没有任何期待,毕竟毛主席已经成为主席。 但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竟然收到从北京寄来的信件。 朱其升内心非常清楚这封信的来历。 随后双手发抖着打开新建,看到主席的“其升兄”,朱其升痛哭不止。 而后在朱其升61岁时前往北京见毛主席。 怀着忐忑的心情,在见到主席的那一刻,他的泪水早已不自觉地流下。 随着他一声“主席”,毛主席直接表示不要叫主席,叫润之。 朱其升内心暖流瞬间窜动,那种感觉实在无法形容。 主要信源:(湖北党史网——《领袖与人民——毛主席与老百姓的故事》)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950年,铁匠朱其升看到家家户户都挂上了毛主席头像,他竟然张口告诉妻子毛主席是
尔说娱乐
2024-09-29 11:54:37
0
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