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为msl共情】
在马赛,我参观了马赛历史博物馆,我在这里约了一个地瓜读者小周。
1️⃣小周是第三性群体
小周是一个在马赛学习西方艺术的学生,一看他的穿着,我看过他属于酷儿,也就是第三姓群体(指的是性别认知非男性,也非女性,属于两者的中间地带)。
我跟小周一边走着,一边聊。
因为我提前就了解过,在西方学习艺术的不少人,会天然性的偏左(自由主义),这是因为艺术类专业学生他们收到的教育、思维模式、整个圈子氛围就是如此的。
所谓“不反骨,不艺术”,只要关心政治的艺术家,往往都是极左。
小周似乎也如此,他的很多价值理念都走的太前面了,包括环保,素食,动保。
2️⃣“客观看待宗教”
他还说,要禁止“YSL恐惧症”,他认为要客观的ysl教,实际上ysl教并没有宣扬任何暴力的内容。
我问他,有没有看过可兰经。
他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来。
他想了半天,他举出了他身边学艺术的msl同学,他们就特别温和,而且他们是接受他的身份(LGBTQ)的。
我挺好奇的,我问他:“你的msl同学怎么说的?”
小周:“他们就说,世界上存在的事物都是上帝的安排,他们不会干涉。”
我说,我感觉人家好像是捂着鼻子说的这句话(一种很嫌弃,但是又想体面的把答案说的圆润不伤他感情。)
他说,至少我见到的msl,思想都已经很开放了。
我说,你这属于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啊,能接受自己子女去学艺术的msl家庭已经很开放了,都是经过“筛选再筛选”的超级世俗msl,才会出现在你身边。
“举例不能举孤证,而是必须举范例,如果用孤证概论普遍现象,这才是‘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