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牌军”———川军死字旗背后的中华魂!
元香谈历史
2024-06-25 19:05:59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陈列着一面特殊的旗帜,它既非抗战期间的国旗军旗,也非缴获的日军军旗,而是一面印有死字的“死”字旗。
左侧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右侧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这是川军王建堂的死字旗!
川军,为民国期间四川军阀部队。清末,清政府编练四川新军成为川军源头之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四川军阀由此产生。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长期混战,自辛亥革命后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四川军阀混战共约470余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二刘之战后刘文辉败走西康,刘湘成为川军首领。
川军当时在全国军界,被称为 「中国最糟糕的军队」,或「杂牌军中的杂牌军」。内战中是战斗力很弱的军队。
但抗战期间的川军,北出剑门,东越巫峡,奔赴在作战第一线。他们脚踏草鞋,手执步枪,肩抗大刀,所要面对的是日军的飞机大炮,榴弹坦克。装备虽不如人,靠的是拼命的精神,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川军抗战史诗。
36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8万归来,那时的川军没有装备,穿着单衣草鞋,行军几千里,全凭一腔热血,英勇杀敌!不能忘记铁血的川军,一定要铭记!没有你们的浴血沙场换不来今天子孙后代的太平盛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