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淡水水产的寄生虫风险太大,尽量不要妥协,去生吃淡水水产,任何淡水水产都不要生吃。忍不住的时候,你就想,广东某市居民接受粪检,发现肝吸虫感染率竟高达 42.38%,尤其是 50~60 岁年龄组,感染率有六成以上,或许跟爱生吃淡水水产直接相关。肝吸虫幼虫被人吃进去以后,在十二指肠内脱囊并爬进胆管,然后成虫就在肝胆安家,存活可达 30 年之久。常年寄生让肝胆伤痕累累,胆囊炎、肝硬化等一系列肝胆疾病接踵而至。
中华肝吸虫(学名:Clonorchis sinensis),又称华支睾吸虫,是一种可寄生在人类胆管和胆囊的吸虫,以胆汁为食,主要分布在亚洲淡水水域,全世界估计有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且多为东亚和东南亚的河川地区居民,包含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等地,患者多居住在河流沿岸,或从事淡水水产料理工作,其中日本自1991年起无相关案例发生,但目前世界上约有3500万人受到此寄生虫侵扰,而中国人又占总数七分之三,其中又以两广地区最为严重。
此现象可能与生食习惯或地方佳肴特色有关,例如只以热汤浇淋淡水生鱼薄片的鲜鱼粥,而湖广地区著名的鱼生汤,也是以类似方法烹调的传统佳肴,这种方式却可能不足以杀死寄生在淡水鱼体的幼虫。有实验指出,在温热水中,一片厚度约1毫米、含有囊状幼虫的淡水鱼肉,虽在90℃时仅需一秒即可杀死幼虫,但随著使用的水温越低、淡水鱼片厚度的增加,都会使所需时间增长或无法杀死幼虫。而台湾人类感染者多分布在苗栗县狮潭乡、南投县国姓乡、高雄市美浓区、屏东县麟洛乡、竹田乡、九如乡等,主要跟当地盛行以粪养淡水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