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寒心了!”山西太原,男子好心借了40万元给发小救急,没想到,发小危难解除后,竟然想赖账。男子讨债10年未果,只好将发小起诉到法院。发小败诉,却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当法院启动强制执行程序,他马上搬出了年迈的母亲,法院的做法让他瞬间懵了! (来源:) “我们发小几十年,我不想走到起诉那一步,我最后再问你一遍,这钱你是还,还是不还?”钱明向发小赖勇发出最后通谍。 赖勇面不改色地说:“如果你非要走那一步,我也没办法,我不是不想还钱,是真的还不起。” “好,你等着!”钱明丢下一句话,转身拿着起诉状跑到了法院,他要将欠他40万元,十年都不肯还的发小,起诉到法院,这次,他决定不再心慈手软。 钱明和赖勇是穿着开裆裤的交情,2014年的一天,赖勇突然急急忙忙跑来找钱明说:“兄弟,你一定要帮我,我遇到难事了,需要40万才能解决,你可得救救我!” 可钱明也只是普通人,40万对于他来说,可谓是倾尽所有,他犹豫了。 见钱明不表态,赖勇赶紧说:“兄弟,我只是暂时周转不开,要不了多久,等我缓过劲儿来,我一定连本带利还给你,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的人品你还信不过吗?” 见赖勇话都说到这份上,钱明想着,两人是发小,而且一直关系要好,他应该不会赖账。 于是,钱明就东拼西凑,将40万转到了赖勇的卡上,而赖勇也十分懂事,他主动给钱明打了一张借条,双方约定好了还钱的时间。 可令钱明没想到的是,哪怕是兄弟,也会因为钱财反目。 眼见还钱时间到了,可赖勇却一句还钱的话都没有,钱明没办法,只好暗示赖勇,想要他还钱。 可是赖勇却装听不懂,还各种哭穷诉苦,弄得钱明也没好意思再提。 可是有一次,钱明家里发生了变故,急需用钱,他只能找赖勇还钱,赖勇却各种理由推托,硬是一毛钱也没有拿出来,这令钱明十分生气。 在面对钱明的步步紧逼,赖勇干脆挑明态度:“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既然你不顾兄弟情面,也休怪我翻脸无情!” 自从,双方彻底撕破脸面,他们多次为了这40万的欠款闹得不愉快。 这钱,钱明一讨就是10年,而且赖勇的态度越来越差,摆明了想赖账。 钱明忍无可忍,决定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他一纸诉状将赖勇告上了法庭,因为有足够的证据,法院很快便判决赖勇,限期内必须偿还钱明的40万元本息。 可没想到,面对法院的判决书,赖勇竟然嗤之以鼻,他拒不执行,我行我素,以为拖着就万事大吉。 钱明气炸了,他马上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法院查明后,马上向被执行人赖勇发出执行通知,并责令他限期偿还所欠钱明的债务,如果他逾期不履行,法院就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不得不说,赖勇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面对法院的警告,他熟视无睹,因为他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2024年5月,法院协同债主钱明,一同来到赖勇家,准备强行腾房,进行拍卖。 没想到,赖勇的老母亲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她说:“我不收拾,我不走,就在呆在这儿。” 而赖勇却十分“明情理”地劝说执法法官说:“我只是欠钱,又不是欠命,你们犯不着这样,我母亲这两天正生病呢,咱们要互相理解一下,这房不用你们腾,我自己卖了还钱,行吧?” 听闻此言,钱明十分气愤地说:“十年了,你十年都没还钱!” 执法人员怒怼赖勇:“我们理解你,你理解过执行人吗?你理解过我们吗?” 最终,赖勇的房子被成功强行腾空,将启动法拍,用于偿还债务! 那么,站在法律的角度,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1、如何看待赖勇欠钱10年不还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7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钱明出于兄弟情义,将40万借给赖勇,是出于一份信任,钱明救赖勇于危难,赖勇却恩将仇报,企图霸占钱明的钱不还,其行为有违诚信原则,应该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 这年头,能借钱给自己的,都是亲兄弟,而赖明为了小利,却辜负了这份情义,实在得不偿失,这样的人品很难立足于社会。 2、如果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坚决抗法怎么办?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在本案中,如果赖勇的母亲不肯配合法院执行房产,赖勇身为债务人,有义务协助法院工作人员,对其母亲进行劝说,并配合腾空房产。 如果赖勇及其母亲使用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法院执行职务的,将会涉嫌违法,有可能面临行拘和罚款。 如果因为他们暴力抗法,导致产生严重后果的,还会涉嫌犯罪,将承担刑事责任。 做人还是要有诚实守信精神,否则,当你处于水火,谁还会伸出援手呢? 对此,你怎么看?(人物均为化名) 法律一本通
“太寒心了!”山西太原,男子好心借了40万元给发小救急,没想到,发小危难解除后,
运良说是非
2024-06-01 23:03:44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