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大浪潮!2728,不容质疑!欧洲出现新动向。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三国日前相继

庚黑星君 2024-05-25 02:59:25

震撼大浪潮!2728,不容质疑!

欧洲出现新动向。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三国日前相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系列外交动作无疑在世界投下了震撼弹。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其议会的发言中强调,这是西班牙民众的广泛共识,并指出国际社会拖欠巴勒斯坦人民所承担的“历史债务”已经历数十年,到了马上要还的时候,非常急迫。

爱尔兰与挪威迅速认同,增强了巴勒斯坦国的合法性与可见度,折射出欧洲在巴以问题上态度的微妙变化:一是欧洲国家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寻求地区平衡的努力,二是对美国长期在巴以问题上偏袒以色列政策的间接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三国的外交行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国家承认问题,更是在对外传递一个信号:即通过外交承认的方式推动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可能成为未来欧洲乃至国际社会的新策略:打破数十年的僵局,让巴以双方回到谈判桌,通过对话寻找可行的“两国方案”。

这就意味着,欧洲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将扮演更加主动和独立的角色,不再完全跟随美国的政策导向,而是依据自身的利益判断和价值观作出决策。

在分析看来,欧洲三国此举具有“连锁效应”。据报道,欧盟成员国马耳他和斯洛文尼亚表示,他们可能会效仿。这一点我在《以色列惊天一碎》一文中做了判断,“往远了看,全世界会琢磨新的招数来帮巴勒斯坦,比如多国正式承认它是个国家,给它发展援助,或者推动其他国际组织也开门迎客,让巴勒斯坦成为其中一员。”,力量对比会慢慢发生变化。

相比之下,法国的态度显得微妙。据报道,法国外长塞茹尔内暗示承认巴勒斯坦国并非不可行,但强调需待“适当时机”,意在确保这一举动能对和平进程产生实质性正面影响。法国虽未直接加入承认行列,却明确表示并无禁忌。

作为五常大国,法国的外交手腕更加老练而有策略性,强调等待“适当时机”,一是要确保其承认行为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性姿态,而是能真正推动双方谈判,找到持久和平的方案。二是不想彻底得罪以色列或破坏与美国的关系,同时顾及欧洲内部的协调。三是法国暗示没有“禁忌”,有个“顺序问题”,这说明法国在等待一个能让自己有最大影响力的机会“登场”。

以色列迅速召回驻爱尔兰与挪威的大使,不过西班牙也没啥可撤了。以色列外交部长第一时表达了愤怒,“历史将记住,西班牙,挪威和爱尔兰决定向哈马斯杀人犯和强奸犯颁发金牌。”,意思是巴勒斯坦这些人没资格成为国家。

一个有意思的插曲。5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讲话时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布林肯多次被现场的抗议声打断,甚至直接将布林肯指责为“战犯”,这折射出美国内部对偏袒以色列的严重不满。

美国官方的态度是,只要以色列同意,美国就同意。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美国总统拜登一直都是“两国方案”的坚定支持者,每个国家可以就承认巴勒斯坦国做出自己的决定。但拜登认为,各方最好通过外交渠道进行直接谈判实现“两国方案”。从沙利文的表态看,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阻挡得了多数投票方案通过,却阻挡不了别国自主选择朋友的大势。

中国早在1988年就已经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是较早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这一决定体现了中国对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的长期支持。时年12月31日,随着两国正式建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京办事处升级为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馆,其主任改任为大使,这标志着中巴关系的正式确立。目前,除了G7国家,已有接近150个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眼下,巴以冲突仍在继续,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确保联合国安理会第2728号决议得到有效实施,该决议明确要求立即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以终止当前前所未有的人道危机。在此基础上,回到以“两国方案”为核心的政治谈判轨道上,这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途径,旨在建立两个国家,即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和平共存。

中方的意思一以贯之,2728号决议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容任何一方质疑。随着中国强势介入,中东和平进程不再是某一大国或集团的独角戏,而是转变为多边主义的舞台,中国将与其他国际力量共同探索中东问题的解决方案。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正义就像一条流动的河,可能暂时蜿蜒曲折,但最终会奔腾入海。”

0 阅读:66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