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回来收麦了!#河南人回来收麦了#又到收麦季。现在是机器收割,从收到卖,一

评论员王攀 2024-05-22 15:40:44

河南人回来收麦了!#河南人回来收麦了#

又到收麦季。现在是机器收割,从收到卖,一条龙。

过去不是,那是辛勤的劳作。

作为河南人,忘不了小时候收麦的记忆。

到了收麦,女婿是要回来的;不管什么工作,什么身份,到了老丈人家,那都是收麦的好手。

我的几个姐夫,那时候都特别能干。人好,又是表现的时候。

割麦很辛苦。拿着镰刀,弓身弯腰,戴着草帽,冒着酷暑,一手割,一手拦,前面是竖着的麦,后面是倒下的黄。

割完扎捆,拉回打麦场。架子车堆的老高;父亲拉着,母亲推着。那时候我们几个还没有长大。

母亲腿上青筋凸起,不知道是虫咬,还是麦茬挂,会有血迹;现在年纪了还特别的静脉曲张。

父亲勾着头,架着车把,勒着车带,使劲儿拉。父亲光着膀子,黑黝黝的。

那是晒的。

拉到打麦场,先晾晒;等完全干了,套上牛,拉上石磙,人在中央,牛在四周,不停转,不停碾压。

中间会再翻一下。再碾压。直到麦秆平软,粒粒脱壳。

拢走麦秸,剩下麦子和麦糠,隆起,如田埂。

等风来。风起麦扬。

木锹铲起,斜抛空中;风吹,糠飘,麦落,地金黄!

收获的麦子,带着太阳的余温,装袋,拉回家,先是成袋堆屋里,待闲时归仓。

麦糠囤起来喂牛,麦秸堆垛来当柴。

麦子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浪费的。

喜欢麦秸垛,或圆形或方形。父亲用木叉往上撂,我在上面踩,越来越高!

奶奶拾麦穗,小脚,颤巍巍。她不舍得浪费一粒麦。

她非典那年去世,后来很长时间在我梦里。

一家,从牛到人,从老到小,整个麦季,没一个是闲的。

全家人流着汗,带着喜悦,八口之家的麦子,落袋为安,颗粒归仓。

母亲青筋隆起的腿,父亲土黄黝黑的肩,姐姐和嫂子带着遮阳帽流汗的脸,奶奶的笑,话不多劲儿不少的哥哥,还有卖力的三个姐夫……

从八口,到十几口,在夏日的晚风里,既有辛劳,也有喜悦!

其乐融融!

现在收麦都机械化了,没有了牛,没有了石磙,没有了打麦场;轻松了,没有辛苦了,也没有了过去辛苦的快乐!

河南是粮食主产区,用全国6%的耕地供应了全国10%的粮,连续7年稳居在1300亿斤,每年调出原粮及制品600亿斤以上!

河南人民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来重大贡献!

河南人民对粮食的感情,在数字里,更在祖祖辈辈一代代人的记忆里!

河南人回来收麦了!

0 阅读:22
评论员王攀

评论员王攀

资深媒体人 节目主持人 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