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否认丢失秋水仙碱致学生身亡##中医式生活##国医的精诚力量##肥猫说食疗养生#
你们知道秋水仙碱干嘛的?从哪提取的?
对,主要治疗痛风,最初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也就是说百合科的植物都含有秋水仙碱
我们吃的百合不管是药用还是当蔬菜煲汤用的品种都含有秋水仙碱!
不过不用怕,因为含量轻微加上秋水仙碱溶于水不耐高温,经过蒸煮烹调,吃到我们嘴里已经无毒了
其实我们老祖宗早就知道了秋水仙碱的存在,虽然那时不叫秋水仙碱,而统称为“白沫”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篇对百合病的治疗中 几个条文方剂均要求“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
关于水洗、渍、白沫、去其水,这一系列操作古今均没有合理的解释
我刚开始教金匮的时候也觉得奇怪,教材没有解释、翻遍文献也找不到答案,先贤们都未有合理解释
后来我无意中发现治痛风的秋水仙碱是从百合科植物提取的,豁然开朗,再一查,果然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
这就很好理解了为何古人对治疗百合病的几个方子中百合有这么特殊的煎煮,因为要去掉秋水仙碱
虽然百合中的秋水仙碱微量,做菜问题不大,因为吃的不多。但是入药用到了“七枚”,而且天天服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发生秋水仙碱中毒的现象
而秋水仙碱中毒首先是胃肠道,呕吐、腹泻,百合病病人本身很多经过吐下后就伤了脾胃,如果这时候再吃进去不小量的秋水仙碱那么会更伤脾胃!
所以聪明的老祖宗就把新鲜白合洗、泡,让秋水仙碱溶于水成“白沫”,把这个白沫倒掉,再如泉水煎煮,完美!
几千年前的老祖宗就已经知道秋水仙碱溶于水,用这种方法就能去掉毒副作用,不得不感叹其聪明才智![good][good]
到目前为止 教材依然没有对此有任何解释,因为“十四五”规划教材我不是这篇的编委,我也没法加进去,只能每次上课的时候补充
含秋水仙碱的中药不少,之前一直有人把老鸦瓣误认为山慈姑的这两个都含有秋水仙碱,按老百姓的话就是需要秋水仙碱以毒攻毒,这两个都是抗肿瘤的好药[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