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年,勤于朝政的雍正病重,尽管有太医竭尽全力医治,直到第二年春天,雍正的病

亦融漂流瓶 2024-03-20 21:08:34

1731年,勤于朝政的雍正病重,尽管有太医竭尽全力医治,直到第二年春天,雍正的病情依然没有任何好转,这让皇后深感焦虑,她毫不犹豫亲自照料雍正,寸步不离,可是她既要照顾病重的丈夫,又要兼顾后宫的繁杂事务,不久后,皇后因操劳过度也病倒了,谁知痊愈后的雍正却下令:把皇后送出宫外。 历史上,雍正皇帝唯一亲封的皇后,是乌拉那拉氏的孝敬宪皇后。 1681年,乌拉那拉氏出身于满洲正黄旗的尊贵家族,她的父亲,是在康熙朝担任内大臣兼步军统领的费扬古。 年仅10岁的乌拉那拉氏被康熙选定,与四阿哥胤禛结为夫妻,成为他的嫡福晋。 不久后,康熙为了胤禛,特意下令修建了一座宏伟的王府。 乌拉那拉氏便随着她的丈夫胤禛,搬入了这座新府,从此,她成为了四爷府中的女主人,掌管着府中的大小事务。 康熙三十六年,年仅十七岁的乌拉那拉氏,为四阿哥胤禛生下了嫡长子弘晖。 然而,弘晖年仅8岁时便离世了,自那之后,尽管乌拉那拉氏再没生育过。 与电视剧《甄嬛传》中刻画的宜修皇后形象不同,历史上的乌拉那拉氏展现出的是另一副形象。 她善良仁厚,多年来尽心尽力地侍奉雍正的祖母、父皇和众多母妃,不仅维系了家族的和睦,更照顾了众多的妾室和子女,妥善管理着庞大的雍亲王府。 1722年,雍正顺利登基,乌拉那拉氏的贤良得到了认可,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在雍正初登皇位的那几年,皇室内部矛盾重重,兄弟间争斗不断,彼此诋毁。 市井之间更是流传着关于雍正皇位来源不正的谣言,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让雍正皇帝疲于奔命。 然而,雍正却是一位勤勉的君主,他每天只休息四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御书房辛勤工作。 看到丈夫如此劳累,乌拉那拉氏深感心疼,虽然她在朝政上无法相助,但她却努力将后宫治理得有条不紊。 在她执掌中宫的九年里,雍正的后宫和睦相处,嫔妃之间也相互扶持,乌拉那拉氏更是亲自抚养了数位嫔妃的孩子。 然而,长期的劳累也让乌拉那拉氏的身体逐渐衰弱,小病不断。 1730年寒冬,尽管身边有无数医术高超的太医,雍正仍因病魔的纠缠而日渐衰弱,直到第二年春天,他的病情仍未有丝毫起色。 这一状况让乌拉那拉氏心急如焚,她毫不犹豫地亲自照顾雍正,守在他的身边,昼夜不停,形影不离。 她既要悉心照料病患,又要兼顾后宫的繁琐事务,可谓是身心俱疲。 然而,过度的操劳终于使乌拉那拉氏的身体不堪重负,她自己也病倒了。 雍正九年,乌拉那拉氏的病情急剧恶化。 出人意料的是,雍正竟然下令将她送往了畅春园,然而就在那个下午,她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51岁。 然而,雍正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出席皇后的丧礼,甚至没有按照惯例让她的灵柩返回紫禁城停灵。 为何雍正未出席皇后的葬礼? 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 但从情感的角度和历史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雍正对这位皇后的感情,更多的是尊重而非深沉的爱意,这与他对年贵妃的深情厚意形成鲜明对比。 当年贵妃病重,即便在圆明园,雍正也未曾离弃,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甚至她的葬礼也是在圆明园举行。 这种深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雍正对年贵妃的真挚情感。 反观乌拉那拉氏,她自嫁给胤禛后,便陪伴他度过了贝勒、亲王,直至他登基为帝的漫长岁月,共计41年。 她的忠诚和坚韧,无疑为雍正的皇位之路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然而,雍正帝对孝敬皇后的态度却令人费解。她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的多项“第一”和“唯一”:她是清朝唯一一位去世后皇帝未亲自祭祀的皇后;她的儿子早夭,却未得到父亲的追册;她是清朝唯一被皇帝连发三道谕旨责骂的皇后;她的家族待遇甚至被贵妃家族所超越;她还是清朝第一个被安排住进东六宫的皇后。 尽管乌拉那拉氏在雍正的心中地位独特,她是他唯一亲封的皇后,死后更获得了与皇帝合葬的殊荣,在清朝后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她的遭遇,也让人深感遗憾和不解。

0 阅读:181
亦融漂流瓶

亦融漂流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