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大爷赠予甄嬛那双举世无双的蜀锦玉鞋后,后宫的传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华妃心中燃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嫉妒之火,她命令蜀锦局将宫中珍藏的顶级蜀锦布料悉数取出,只为制作一身华美的衣裳。 没过多久,华妃的宫殿前便出现了两匹光滑如丝、色彩斑斓的蜀锦布料。 她得意地挥舞着布料,向曹贵人炫耀道:“这便是快马加鞭的速度!看,这蜀锦的质地与色彩,无一不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曹贵人微微一笑,心中却对华妃的傲慢与张扬暗自摇头。 善于捕捉他人心思的曹贵人立刻对华妃展开了巧妙的奉承。 即便华妃表示这颜色并不合她心意,曹贵人也能凭借她的机智与口才,让华妃听得满心欢喜。 她先是称赞这蜀锦的织线如何精致稀有,接着又强调这蜀锦的获取有多么不易,暗示整个皇宫中,唯有华妃才有如此尊贵的地位和速度得到它。 华妃闻听此言,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原本以为这色泽虽非所爱,却也不妨碍她将其制成华美的衣裳。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她却发现了蜀锦上绽放的异样花朵,引起了她的好奇,曹贵人的侍女见状,轻声解释道:“此乃夕颜。” 华妃闻言,脸色骤变,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怒气。 她怒斥道:“岂有此理!蜀锦局的人真是越来越放肆了,竟敢用这等薄命之花来敷衍本宫!他们难道不知道这夕颜花的寓意吗?简直是混账至极!” 华妃原本打算下令将这两匹布撕碎,退还给蜀锦局,然而,曹贵人及时阻止了她:这花朵对于一般人来说或许并不熟悉,出现误解也是在所难免的。若我们将其撕碎退还,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议论。依我看,不如装作不知情,随意赏赐给他人便是。 ” 华妃聪慧过人,立刻明白了曹贵人的用意,于是,她决定将这两匹蜀锦制成衣裳,作为赏赐赠予甄嬛。 蜀锦局对华妃的品味了如指掌,多年来一直小心翼翼地满足她的需求,华妃曾明言:“做衣如做人,一定要花团锦簇,轰轰烈烈才好。” 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违背了这一原则,送来了两匹色调淡雅,且绣有“夕颜”这种在宫廷中并不被视为吉兆的花卉的蜀锦呢?他们难道不畏惧因此触怒华妃甚至年羹尧吗? 再者,整个后宫都心知肚明,现在不是蜀锦的进贡期。皇上曾赐予甄嬛一双特制的玉鞋,那上面所用的蜀锦,是果郡王在川蜀公差期间特意送来的珍品。 这样的背景下,蜀锦局的这一举动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和不合时宜。 这一切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动机?是无意之举,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宫廷戏码? 这川蜀之地,非同小可,正是在年羹尧的治下,不难推测,这其中必有皇上与果郡王的巧妙布局与深谋远虑。 然而,四大爷万万没有想到,果郡王心中还藏有更深的计谋:他巧妙地通过华妃之手,向甄嬛传达了那份深情的爱意。 你们还记得吗?在桐花台上,果郡王与甄嬛的那次偶遇。 当果郡王看到甄嬛轻抚柱台上的小花时,他温柔地告诉她,这花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夕颜”。这种花在黄昏时分盛开,然后在凌晨悄然凋谢,只绽放一夜,因此被誉为薄命之花。 甄嬛却以别样的心思解读道:“夕颜,是否寓意着夕阳下那绝美的容颜?” 果郡王微微颔首,轻声道:“我只是不愿将这份清丽之花,与薄命相提并论罢了。” 两人情意绵绵,言语间充满了暧昧之情,而夕颜花也悄然成为了他们之间的爱情信物。 甄嬛离去后,果郡王对她的思念之情如泉水般涌动,几乎要溢出屏幕,让人动容。 在桐花台的邂逅之后,果郡王被朝廷派遣至川蜀执行任务。 而这,正为后来的蜀锦事件埋下了伏笔。 或许有人疑惑,果郡王何以笃定华妃会将蜀锦赠予甄嬛? 确实,他并非拥有未卜先知的神奇能力。 但值得称赞的是,他至少做到了未雨绸缪,有所准备。 首先,从蜀锦的颜色与图案中,这份礼物并非特意为华妃所准备,其色彩与图案的独特性,似乎昭示着其背后的深意与寓意。 再者,果郡王对华妃的反应进行了精准的预判,他设想出了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华妃可能会选择留下或销毁这份礼物,鉴于当时华妃与甄嬛之间的微妙关系,即便蜀锦的颜色并非华妃所喜爱,她仍可能会将其制成衣裳,并在适当的场合展示。毕竟,华妃的虚荣心不容小觑。 一旦她穿上这身衣裳并公之于众,夕颜的寓意便会不胫而走,华妃很可能会因误解其寓意而勃然大怒,进而采取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正如她曾放言要撕烂再送回蜀锦局一般。 届时,果郡王便可借此机会对年家施加压力,达到敲打的效果。 第二种,按照果郡王的期望,华妃会将这蜀锦赠予当时她最大的情敌——甄嬛,企图以此作为诅咒甄嬛的手段。 然而,不论是哪种可能,对于果郡王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 一来,他能够顺利完成皇兄交付的任务;二来,他也能巧妙地借此机会向甄嬛表达他深深的情意。
在四大爷赠予甄嬛那双举世无双的蜀锦玉鞋后,后宫的传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华妃心
亦融漂流瓶
2024-02-28 21:30:37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