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进入中国影史票房TOP20#
一部影片的受众永远只是一部分人,哪怕再受欢迎。
今天想说一下这部影片,它的受众到底是哪一批人。
首先很难是男性,因为贾玲的视角就不是男性视角,而之前绝大部分电影,几乎都是男性视角和男性价值观。比如我想让老潘看,他一听是贾玲的电影,坚决不follow我。
其次很难是一直在精英圈层的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从头到尾顺风顺水,他们很难共情。
并不是说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就不是精英。
喜欢这部片的人,他们也可能是精英,但是一定有过底层视角。或者经历过底层的生活,或者经历过低谷,或者接触过这些人有过近距离的观察,才有可能被触动。
贾玲的视角,其实是最普通老百姓的视角,甚至是底层视角。
我们这个世界是有很多看不见的人,也没办法表达的人,吃了很多瘪,受了很多委屈,但是都被迫吞下去的人,贾玲是为这些人拍的。
贾玲一辈子谨小慎微,就算功成名就了都不会大声说话,拍片的时候怕影响周围居民送米送券,这就是典型的没有靠山全靠自己拼出来的人所形成的周全性格。
我们看看这个女主人公乐莹的设定。
女性(性别)+社会地位(小便利店老板的孩子,出生劣势)+肥胖(雌竞不行,被妹妹拿捏)+善良(心软,更容易被骗)。
和谷爱凌一样也叠buff叠到了满格,不过她是叠的是负buff。
整个环境包括最亲的人完全不care她,也完全看不到她,还逮着机会就剥夺她。为什么会窝在家中不出门,上电视的时候那句,是她的真心话。我总是对别人很好,却总是被伤害。
一个叠满负buff的人,如果不愿意去剥夺同样处境的人,他的出路在哪里,这就是贾玲想探讨的东西。
同样和她拿到差不多出厂设置的妹妹还有表妹还有闺蜜,虽然身材好一点,但这种差距不是根本的。妹妹们的打法就是巷战,薅自己亲人,在各种算计中生存,抢闺蜜的男朋友,是一种很典型的这个处境(资源匮乏)的生存模式之一。
这一种打法贾玲做不出来,所以那两个妹妹都活得劲劲儿的,乐莹觉得没劲……
并不是她不会。乐莹是很聪明的,这样的家庭她还能考上大学,证明智商就不低,而且她早看到了这些,她点评自己妹妹的时候非常客观。
只不过目前已经有的生存模式她都不想要,又找不到另一条出路,干脆躺着了。因为看到的,她都觉得没劲。
所以我们可以去理解一下那些号称躺平的年轻人,很可能就是身边所有卷的模式他都不喜欢,他并不是看不到,只是觉得这样没劲。他不是没有抱负,只是现有的模式没办法激发他。
对这一类的人你怎么去激发他?至少贾玲提供了一个模板。乐莹一开始有劲是通过喜欢昊坤,其实昊坤很鸡贼,她是通过这个人,找到她想要的生活路径。
昊坤不是理想主义者,但贾玲是。
乐莹爱的不是昊坤,而是通过爱昊坤触摸到了一种生存状态,她看到了希望。为了理想,要赢一次。赢这个词首先是从雷嘴里说出来的,但实际上,他也只是个假理想主义者。
昊坤最后背叛了自己声称的理想,在亲情爱情友情全部绝望之后,自我放弃又活了下来,终于自己看到了自己。
谁tm都靠不住,但自己可以。
乐莹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在这种光芒之下,平时斤斤计较的小人物,都被她带动。我们可以对比沙溢演的小老板,默许了乐莹欠费训练,和之前对昊坤的那个势利,那是截然不同的。只能说是他火眼金睛,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有梦想。
乐莹找到了自己的一个答案。超重的人,某种程度上就是个小孩,会放纵自己的欲望,但心性是非常单纯的。一旦把自己的所有欲望聚焦在一个答案上,可能就燃起了一团火。
这是贾玲在为她自己的出生群体在说话,她自己在找答案的过程中,也希望给别人一个答案。
电影里,昊坤和乐莹,曾经昊坤在舞台,贾玲是迷妹,最后掉了个,主角和观众互换了。电影外,贾玲和自己的偶像的片子在同一个档期,她的片子爆了,后者退出春节档。
我并没有多喜欢这部片子,但我非常喜欢这背后的立意。弱者,特别是女性,一旦找到自己的人生主题,能量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后说一下,很多人会拿贾玲的身材变化说事,其实更要关注到背后的power的变化,票房顶尖,身材好,话事权变强。现在特别想看,在获得新的话语权后,她不需要保护色的声音和未来的表达。
至于喜剧不喜剧,搞笑不搞笑的,真不重要。
这远比电影更让我期待。
粢醍在堂
外国票房榜都是科幻大片 我们都是喜剧
helendavis
不要以为《热辣滚烫》就是一个减肥。它里边很多深层次的情感释放,就贾玲跳楼的那一刻,有多少人直击内心
牛大碗
说明减肥是当下社会主题
心已疲惫
昨天看过,没什么意思,看着看着睡着了
咕嘟咕噜
因为贾玲给了这个时代的人最需要的力量[爱心]必赢[比心]
启了个_Dou
贾的两部电影都不错,但不应该有如此高度。
噔
女性比较喜欢,幻想自己已经减肥[呲牙笑]
用户10xxx80
贾玲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