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觉得空虚,可以考虑在哪些方面可以变成生产者。
生产者不是一个那么难的事情。它既可以是物质产品的生产,也可以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比如内容的创造,也可以是极其琐碎细微方面的劳动,比如家务。
作为生产者,他与这个世界的交互具体而且真实,甚至需要极其深入,他有自己的产品或者想法创造影响着世界,至少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他可能觉得累觉得难,但是很难感觉空虚。
一方面这是他自己选择的,主体性很强,另外一方面他要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来不及虚幻。
想作为生产者,看上去好像很难,其实很容易入手。
没有什么资源的人,做好一顿饭,和只吃一顿饭的充实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要每个人都做饭的意思,也不是说外卖不好的意思,就是举个例子说明,主动投入做一件事情,和被动接受一个事情,充实度是不一样的。
特别是如果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达到,那这个人既不会空虚,更不会焦虑。对比之下,再好的家庭条件,再好的运气,如果这一切都是与自己的创造无关的,只要稍微清醒一点的人都会有隐忧。
这就多少可以解释一些留学生,在家里条件非常优渥,但是未必会有那么充实,到异国他乡之后,从做饭到生活到找工作都必须由自己来完成,这个时候他生命的活力反而迸发了。
所以想到这些角度的时候,哪怕自己有具体的困难,也会知道要着手去改变。这就是一个自己成为生产者的过程,这是一条终极的充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