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最喜欢听中医老师讲覆杯而愈的案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不少医家或弟子喜欢把自己治病有效果或者特别有效果的记录下来,这中间有很多拍案惊奇的故事,读来就如医圣张仲景每览扁鹊入虢诊太子之病一样令人叹其才秀。 实际上,每一名中医只要写下来,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传奇。有些病三付而愈,有些病效如桴鼓。做医者,这不为奇。而那些失败的无效的乱治的案例,却鲜有写者。看好不记坏,是医家普遍风格。 近些年来又出现了不少受人推崇的医家,身边也能听到很多,网上也能看到不少,而医术究竟如何,有时候不亲身经历还真不好评判。有些人没有亲身经历,也无著作,只能听名。有些人有著作,看了之后也总觉得夸大其词。有些亲身接触,实际效果不过如此。对于名医名家评判,病人口碑为好,但这年月包装口碑的多。就如张悟本,曾经被作者柯云路把他写到成了神医。很多创办民营医院的创始人,也多半有请人写传记的传统。有些卖神仙药的,国家不批准备案的,也有人和组织出来包装案例鼓噪成为好药。 由此看医生水平,往往扑朔迷离,取酒独倾。特别是喧嚣的社会里,不少人参与其中来通过包装谋取生存利益,由此变生出很多春秋笔法,不是名医包装名医,没有著作购买著作,没有病人修饰病人,疗效一般随心所欲。这里,只能说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名,什么都做的出来。 医学领域夸张手法的运用,受害的是老百姓。但为什么夸张,夸张后带来的危害如何控制,这方面又缺乏有效的管控,所以吹起来无拘无束,由此便会到处神仙名医,无所不会,无所不能,无所畏惧起来。#聊聊中医#
过去最喜欢听中医老师讲覆杯而愈的案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不少医家或弟子喜欢把自
书雁看情感
2023-11-21 07:55:57
0
阅读: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