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张老师和贝聿铭先生见面,贝先生除告诉张老师自己是徽州人外,还提个了问题:“你有没有办法让徽州(古村、古建)停20年,20年后这里会是中国最好的”。
今早同朋友聊天,得知近期有徽州世遗村落管理人员(本地)说张老师是极端保护主义者,全然不顾发展......
张老师如果都能被划入“极端保护主义者”行列,那怕是没不极端的了。
20年前的贝先生的问题,张老师是用“先选取村落,再尽可能通过自身(加朋友协助)努力保持古建、古村原貌”之实际行动回答的)。
在世遗村落这个问题上,张老师和我都认为:
皖南世遗村落因为早年间发展迟缓,整村保存较好,加之申报世遗时的书记有远见,它们才有了尽可能维持原状的可能。但,皖南世遗村落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挣钱”(虽然现在大多数人去世遗地仅仅是为了打卡、凑热闹),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传承、科教”。
“挣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科教”。
当双方出现冲突时,皖南世遗村落必须牺牲短期经济效益,必须以“保护、传承、科教”为重的(至少还是有一部分人是冲着“保护的很好,遂想去看看的”)。
一方面要打着世遗的牌子揽客(说实话,如果不是这块牌子,村落绝不会有如此多游客),另一方面又干着与“世遗存在意义”相悖之事........
不想被约束,就摘了牌子嘛,摘了牌子就不会被束缚了(吃两头是不行的)。
此外,心脏办灯光秀的那晚我就说了(图1),这是荼毒万千之事,地方一定会争相举办且极难制止(小城市在灯光秀这件事上是无资格与大城市竞争的)。
皖南世遗村落亦如是,从“满足大众对古村落美好幻想”角度考虑,这两座村落还真就比不得全民迁走开发或新造古村、古镇,但这两座村落的一切行为皆会被其余徽州古村效仿:你看XXX那样都没人管,我只是传统古村落,我为什么要........
烦请勿动辄指责别人是“极端保护”,张老师一直坚持“保护与利用”理念(从20年前起,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并为之努力,可底线不能碰。
为竭泽而渔买单的最终只会是世遗村落以及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