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必备手册##儿童健康守护者计划# 【春天,把握孩子长高的季节】孩子的长得高不高,80%取决于遗传,后天的因素包括营养、运动、睡眠、情绪和疾病等也有一定的影响。禾木生长靠太阳,人也一样。都说春天是孩子长高的季节,这得益于春季气候宜人,孩子的户外活动机会增加,沐浴阳光可以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磷代谢,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加上这个春季有很多好吃新鲜食物登场,孩子的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保障。这些因素与孩子的长高不无关系。
孩子吃的问是很有讲究的。很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吃得多,就会长得高、长得快。其实,这倒并不一定。
孩子吃得多,会造成能量摄入过剩,超过其所需要的热量,及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可能造成消化不良、超重及肥胖。
超重及肥胖也是一种营养性疾病,危害极大。肥胖的儿童,还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还有一个更大的危害就是诱发性早熟,骨龄提前,骨骺提前闭合,生长终止的年龄提前,长个子的时间缩短,终末的身高受损。身高的增长反而会低于预期。
那么,孩子应该怎么吃,才有助于长高?
要想让孩子长得高,饮食方面掌握三大原则:
1.均衡膳食原则:
食物多样化。膳食均衡强调饮食品种的多样性,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均衡饮食是儿童成长的基石。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饮食,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适时加一些小点心。食物多样化,通常以谷物或全麦类为主食,占总热卡的50%,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适量的油脂;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提供充足的维生素;食物应粗细搭配。每天保证能吃过谷物类、蔬果类、肉或水产类、奶制品类这4类食物。
2.结构调整原则:
保证优质蛋白质供应量。细胞的合成和组织的生长离不开蛋白质原料。优质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性的食物,瘦肉、蛋类、奶类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对于生长期儿童,特别是青春发育期的儿童,推荐每天300到500毫升牛奶,一到两个鸡蛋。还有瘦肉类包括牛羊肉、鸡肉、猪肉都可以。鱼类水产品也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3.总量控制原则:
要防止饮食过量,因为过量的饮食会诱导孩子肥胖,继而促发孩子性早熟,使骨骺提前愈合,影响孩子终身高。所以饮食的总量要适当控制,只要“七分饱”,特别是晚餐不要吃得过饱。防止肥胖主要是要控制或减少含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包括主食中的米饭、面食、各种糖类包括含糖饮料。
运动的影响: 通过增加运动来消耗过量摄入的能量。家长要注意监测孩子的体重和体型的变化,如果发现孩子体重增长过快,体型过于肥硕,即要带孩子来门诊看一看,让儿科医生帮助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指导方案和/或运动处方。
适量的运动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作用,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户外运动。
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的质量会对身高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时间是在孩子的深睡眠期。建议学龄儿童晚上尽可能9点半前入睡,不要熬夜。
情绪: 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如果心情长期低落、压抑,宝宝的吃睡都会受影响,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身高、体重等数值“亮起红灯”。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建立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开心度过每一天。
矮小和性早熟的干预。尽早发现“矮小”和/或“性早熟”的孩子,家长要时时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状态,一旦发现孩子的生长速度偏慢,身高落后于同龄的孩子,或生长加速,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应尽早带孩子去生长发育专科门诊评估。对于矮小或性早熟的孩子,干预越早,效果越好。3~12岁是矮小症最佳干预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