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运会的战鼓即将擂响,各支女排队伍正为最终的名单激烈角逐时,一场与胜负无关、却格外温暖的探访,悄然成为了排坛内外关注的

当全运会的战鼓即将擂响,各支女排队伍正为最终的名单激烈角逐时,一场与胜负无关、却格外温暖的探访,悄然成为了排坛内外关注的焦点。44岁的中国女排黄金一代主力副攻、奥运冠军赵蕊蕊,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动态,她带着深深的挂念,前去探望了已经瘫痪十八年的师兄——前中国男排国手汤淼。汤淼的人生曾耀眼得让人羡慕。作为前中国男排的 “双子星” 之一,他巅峰时球技出众,与女排姑娘周苏红的恋情更是排坛人人称羡的 “金童玉女” 佳话,两人一度被视作体育圈爱情与事业双丰收的典范。可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07 年 6 月,他在俄罗斯参加友谊赛时意外颈椎严重骨折,高位截瘫的诊断不仅终结了他的运动生涯,更让他从此只能与轮椅为伴,第六节颈椎被钛合金替代,神经完全断裂,连简单的抬手、翻身都成了奢望。医生曾断言他的康复几率仅千分之一点五,但这位昔日赛场上的 “战士”,凭着运动员骨子里的韧劲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如今 18 年过去,他依旧需要父亲全天候照料,却始终保持着乐观 —— 为了减轻家人护理负担,他刻意控制饮食,每餐只吃半碗饭;坚持康复训练延缓肌肉萎缩,偶尔看女排比赛回放时,还会用脚趾轻轻敲击沙发,像是在为赛场上的后辈们 “加油”。


赵蕊蕊与汤淼的情谊,早在雅典奥运周期便埋下伏笔。彼时两人同为国家队核心,汤淼会帮女排姑娘们分析男排的拦网战术,赵蕊蕊则以 “网上长城” 的拦网实力惊艳赛场。这次探望,赵蕊蕊特意带了汤淼爱吃的香蕉,进门时汤淼笑着抬起手,她快步上前握住,两人聊起雅典奥运时的趣事,汤淼还费力地用手指比划当年的拦网姿势,一旁的汤父看着这一幕,悄悄红了眼眶:“好久没见他笑得这么轻松了。” 如今的赵蕊蕊早已淡出赛场,转型成了科幻作家,退役后因伤病失眠时,她靠写作解压,在文字里探索生命的意义,而这次用 “用生命影响生命” 形容与汤淼的重逢,既是对师兄坚韧精神的敬意,也是她自己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提起汤淼,就绕不开周苏红。2011 年,两人和平离婚,没有狗血的争执,只有彼此的成全。如今的周苏红早已在人生新赛道上绽放光彩,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大球系主任,到中国女排助理教练,再到如今官至正厅级的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她始终带着赛场上的 “拼命三郎” 劲头,推动 “体育公益课堂”,让退役运动员走进山区教孩子打球。即便身份变了,她与汤淼的联系从未断过 —— 每年春节都会带女儿去探望,孩子喊汤淼 “干爹”,汤淼则会提前准备好写着 “要像小女排一样勇敢” 的红包。汤家客厅的电视柜上,至今摆着两人当年的合影,相框被擦得一尘不染,这份从爱情变成亲情的羁绊,成了彼此生命里温暖的底色。

其实,记挂着汤淼的远不止赵蕊蕊和周苏红。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这些年从未缺席过对汤淼的探望,每年春节和国庆,她要么带着女排队员的签名照,要么拎着自己包的饺子上门,有次听说汤淼想看老女排的比赛,下次来就带了存着 1981 年世界杯录像的 U 盘。在汤淼看来,这些来自女排大家庭的牵挂,比任何康复药物都更有力量。

全运会的赛场即将响起哨声,运动员们追逐金牌的身影会很耀眼,但赛场外,汤淼 18 年的坚守、赵蕊蕊跨越时光的探望、周苏红的体面成全,还有女排代代相传的温情,更让人明白:真正的女排精神,从来不止是赛场上的拼搏夺冠,更是困境中不放弃、低谷时有人陪的人间暖意。这份情谊,无关名利,只关真心,也让我们看到,那些为祖国体育拼搏过的人,永远不会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