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杨超越的“松弛感”给了观众最大尊重,让这期《向往8》彻底封神

文 | 安青编辑 | 9527喵咕君《向往的生活》已经走到第八季,这档节目一路走来,从“种田做饭”到“治愈心灵”,几乎每

文 | 安青

编辑 | 9527喵咕君

《向往的生活》已经走到第八季,这档节目一路走来,从“种田做饭”到“治愈心灵”,几乎每一季都能掀起话题。

但当“戏剧季”上线时,节目热度再一次被点燃。有人说它回归初心,也有人质疑节奏太慢,甚至有人调侃,这不是观众向往的生活,是黄磊这些演员向往的生活。

他们创作和排练的过程寡淡无味,完全没有节目昔日的有趣。

就在争议最热的时候,27岁的杨超越走进蘑菇屋。

她没有刻意造势,也没发通告宣传,但一登场,全网热度飙升。

不是因为她是流量艺人,而是因为她的真,她身上那种不加修饰、带着生活痕迹的“松弛感”,让这期节目彻底封神。

她让蘑菇屋更有烟火味,真诚,是她的底气

节目开播八季,那台老缝纫机就像个摆设。

没有明星碰它,直到杨超越的到来。

她熟练地坐下,卷线、踩踏、调针,动作一气呵成。

镜头给到她专注的神情,熟练得像回到车间,完全不像是星光熠熠的大明星。

原来,她真的当过女工。

18岁那年,她在服装厂做缝纫工,一个月两千块,还被机器划伤了手指。

那时她还不知道,几年后,这段“底层经历”会成为她最真实的底色。

这期节目里,杨超越不仅重新打开那台缝纫机,还成了张子枫的“手工老师”。

她一边指导一边温柔地嘱咐:“你轻轻把着就行,让它别歪。”

张子枫认真操作,杨超越熟练教学,镜头聚焦画面那一刻的温柔与生活感,节目终于从戏剧创作回归到了生活。

会劳动的人,最有底气。

杨超越没有“营业”式的笑,也没有精致妆容。

她素颜上镜、穿睡衣、敷面膜,随口说自己只带了两个蛋挞,整个人松弛得就像回到了农村老家,完全没有明星包袱。

有一幕,她躺在地上休息,笑着说:“我想活到一百岁。”

在一众演员希望演出最伟大的剧目时,杨超越的愿望居然朴素到有些傻气。

她不靠综艺效果吸睛,也不拼造型抢镜,只是以最自然的状态待在镜头前。这种放松,反而成了节目最大的治愈看点。

从打工女孩到综艺宠儿,她靠真性情赢得尊重

杨超越的名字,最早是从选秀节目《创造101》走出来的,那一年,她唱功普通、舞蹈青涩,却因为真诚的性格出圈。

她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却偏偏一路冲到出道位,有人说她“靠运气”,而她自己也因为巨大的压力痛哭流涕,清醒地承认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跟不上。

出道后,她被贴上了各种标签,“没实力”“运气好”“资源咖”。

但她没有崩溃,也没有反击,她选择用时间和努力去慢慢改变。

她参加综艺,从不抢镜、不端架子。

别人忙着营业,她在角落里织毛衣、叠衣服、割稻子、打稻谷。

别人喊累,她笑着说:“有的时候不是你想不想干,而是生活逼到那,你必须干。”

她不矫情、不脆弱,也不怕脏不怕累,在演艺圈的女明星身上,这真的很难得。

这种“无偶像包袱”的状态,让她成了这一季上线以来最受观众欢迎的嘉宾。

她身上那股真诚的“打工味”,反倒成了演艺圈最大的稀缺资源。

回归杨超越在演艺圈的发展,的确问题重重。

杨超越的天赋,是美貌。

她的脸有少女的清澈感,眼神干净,带点笨拙和倔强。

她也演过不少戏,《且听凤鸣》《重紫》《说英雄谁是英雄》,可惜口碑不理想。

她一个半路出家为了2000元钱参加选秀的小女孩,对于舞台和表演一样一窍不通。

她在处理情绪时往往停留在表层,比如震惊就瞪大眼、悲伤就咬唇、愤怒就提高音量,缺乏细腻的层次感。

她的反应镜头也常常显得僵硬,眼神和台词脱节,肢体动作略显夸张,用力过猛却打不到情绪核心。

整体给人一种“知道自己在演”的感觉,还没能做到真正融入角色、让情绪自然流淌。

尽管有这么多问题,但她没有逃。

在拍《说英雄谁是英雄》时,她每天录音练台词,一遍遍听自己的语调。

虽然总是在吐槽演戏僵硬,但是她从来都是真刀真枪,哭戏拒绝眼药水,坚持用情绪酝酿情感。

慢慢地,她的语感、呼吸、断句都变得自然,情绪也开始有层次。

几次作品播出后,网友评论不再是一片嘲讽,大家能看到杨超越虽然还不完美,但她真的在进步。

其实,这就是她最让人欣赏的地方。

她没学过表演,也没后台,靠的就是那点笨拙的执着。

这种笨拙,反而让人心疼。

因为在光鲜的娱乐圈里,太多人习惯人设速成,包装营销,而她还在真诚地成长,认真地努力。

当然她离“真正的演员”,还隔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她在镜头前真诚、在角色里投入,可那种情绪的厚度、人物的共鸣感,还没完全建立起来。

但她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优势——她真的生活过。

她不是一出道就被捧上舞台的人,她干过女工、当过服务员,懂得底层生活的辛苦,也体会过“吃不起外卖只能啃馒头”的日子。

她的愿望不是得奖,不是封神,而是在上海买套房,让父母过上安稳的日子。

这份朴素的理想,比起许多高喊“艺术追求”的漂亮口号,更让人动容,因为那是真实的、接地气的、充满人间温度的愿望。

她现在需要的,是把对生活的感受转化为艺术表达的通道。

如果她能在表演中继续磨炼、沉淀,让真实的生活感流进角色里,她就能成为真正能打动人的“演员杨超越”。

今天的她,还不是最成熟的演员,也不是最完美的偶像。但她用最真诚的方式,赢回了观众的好感。

未来的她,也因为这份真诚和松弛,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