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重大内乱事件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卫庄公之子州吁
晋献公宠妃骊姬为扶子奚齐继位,逼死太子申生,驱逐公子重耳、夷吾,引发晋国二十年君位动荡。鲁桓公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逐步掌控政权,甚至驱逐鲁昭公,体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晋卿赵氏因内斗遭诬陷谋反,...
【晋献公】新闻资讯
晋献公宠妃骊姬为扶子奚齐继位,逼死太子申生,驱逐公子重耳、夷吾,引发晋国二十年君位动荡。鲁桓公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逐步掌控政权,甚至驱逐鲁昭公,体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晋卿赵氏因内斗遭诬陷谋反,...
晋献公的“尽诛群公子”、骊姬的“二五耦”毒计、惠公的背叛行径,使得晋国公族体系崩坏,国家动荡不安。重耳重返绛都,面对的是留守派、流亡派、惠公旧部三股势力的复杂局面。三军六卿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晋国施行...
晋献公时期“骊姬之乱”后,公族势力因内乱被削弱,君主逐渐排斥公族参政。而卿大夫(如赵、魏、韩等)因军功和治理封地积累实力,掌握军政大权,形成“六卿专权”局面。2.卿大夫内斗,三家独大 六卿为争权不断兼并:先灭范氏...
晋献公奠基:从政治家到历史巨擘的蜕变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春秋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与联盟,形成了复杂的政治格局。在这个背景下,晋国的统治者—晋献公(公元前651年-公元前607年)以其...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