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地缘政治:解码新的全球操作系统这是摩根大通10月最新发布的报告。意思就是中美AI竞争,对全球别的国家的影响。美国肯定要用美国AI,但不少美国公司、初创公司不声张地用中国AI,因为性价比好,美国搞AI的和政客经常叫着要封杀。中国肯定用中国AI,美国AI甚至封杀中国IP。一个大问题是,其它国家会用什么AI。摩根大通强调了AI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这是全球“新操作系统”,非常顶层的意义。报告关注了四方面的力量,中美欧,还有中东。报告认为,中国是战略进攻,由国家主导全民动员式推进AI自主化,强调开源、低价扩散与能源优势,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够用就好”的AI生态影响力。美国依靠私营部门创新、资本优势和军事整合,强化AI霸权。2025年推出“AI行动计划”,加速基础设施、能源、出口管制和联邦数据整合。欧洲力图摆脱对美依赖,推动“欧洲技术堆栈”(EuroStack),强化本地AI基础设施与监管主导权,但面临资金与执行力挑战。中东的沙特和阿联酋等土豪国利用主权财富基金,大规模投资AI基础设施,试图成为连接中美欧的“AI枢纽”。报告提出了一些关键趋势与判断。首先是中美双轨竞争格局固化,中国“国家主导+开源低价+能源优势”路线,和美国“私营创新+资本密集+军事融合”路线,形成两套互不相容的AI生态系统。全球治理碎片化加剧,缺乏统一标准,AI可能分裂为“美系”“中式”“欧规”三大阵营,企业将面临合规、市场准入、技术适配多重壁垒。资本与能源成为新瓶颈,不是算法,而是电力、芯片、矿物决定谁能“跑得起”大模型。数据中心能耗将在2030年翻倍,中美将占80%增量。AI成为“军事硬实力”:谁能把AI快速集成到武器系统、后勤、指挥链,谁就拥有下一代战场优势。监管不再是软约束,而是市场门票。符合欧盟AI法、美国出口管制、中国数据合规,将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前提。报告认为企业必须参与“规则制定”,而非被动观望。AI地缘政治已不是政府间的“外交游戏”,而是直接影响企业战略、供应链、资本投向和市场准入的核心变量。报告呼吁企业主动参与标准制定与治理框架,构建多元、弹性的供应链,在不同监管体系间提前布局合规能力,把AI投资与国家优先事项(能源、安全、就业)对齐,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